民國道教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歷史
東漢道教
兩晉南北朝道教
隋唐五代道教
宋元道教
明清道教
民國道教
當代道教

民國元年(1912年)。當時的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龍虎山正一的「天師」稱號,道教長期以來賴以生存的宮觀田產也受到沖擊。1928年,國民政府頒佈神祠廢存標準,決定廢止的神廟中如太上老君三官呂祖文昌等都屬道教,許多道觀改建為學校、機關、軍營。另一方面,袁世凱稱帝復闢時一度復「天師」稱號,封六十二代天師為「正一嗣教大真人」,重頒正一真人之印,但以後龍虎山張天師的分封只是按正一道慣例進行,已不再有往日的特權。

全真道在民國時仍以尊丘處機為祖師的龍門派力量較大,分佈較廣,其中北京白雲觀較著名,曾有日本學者小柳司氣太於1932年前往考察,並著《白雲觀志》。白雲觀所藏明版《正統道藏》也影印流傳,既方便了學者研習,也使道教的社會影響得以留存。

在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形勢下,道教界人士為維持本教生存,成立過某些道教徒的群眾組織。1912年北京白雲觀成立全真派的全國性教會組織「中央道教會」。與此同時,第六十二代張天師在上海籌建正一派的全國性教會組織「中華民國道教總會」,但未取得政府核准,只成立了「中華民國道教學會本部上海總機關部」,開展了一些活動。在上海還成立過地方性的道教組織「中國道教總會」、「中華道教會」等。此外,道教學者陳攖寧(1880-1968年)創辦了「中華仙學院」,主編《仙學月報》、《揚善半月刊》等道教學雜誌。

民國道教基本上停滯不前,對社會的影響及發揮的功能越來越弱,其齋醮儀式以及服餌丹術在民間社會還有較多信奉者,道教具有更多的民間宗教色彩。

參考資料

  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四卷,第十二章。
  2.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第71至73頁。
  3.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81至87。
  4. 李養正:《道教經史論稿》(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第234至2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