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教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梅山教,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一种,与道教有著密切关系。梅山教以起源于湘中的梅山而得名,作为梅山教发祥地的古梅山文化区,地跨湖南邵阳、益阳、娄底、怀化等市县。中国南方的瑶、壮、苗、白、水、土家、仫佬、仡佬、毛南、侗等少数民族族群,都不同程度地信仰梅山教。梅山教尊奉“梅山启教”张五郎,木雕的张五郎神像两腿朝天、双手撑地,被称为“翻坛倒挂张五郎”,又简称为“翻坛倒立”。梅山教深受道教影响,道教的太上老君张天师玉皇三元也为各族梅山教普遍敬奉。在梅山教的神灵系统中,道教神仙多与少数民族神祇同坛供祀,如各族梅山教多在上坛祀太上老君,中坛祀历代祖师,下坛祀梅山启教翻天倒挂张五郎。此外,尊崇道教神明三元,也是梅山教的显著特点。在信仰梅山教的南方少数民族中,梅山洞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尤其是在瑶族历史记忆中的梅山,更被视为瑶人祖先的居地。梅山教信仰中的道教因素,与道教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有关。历史上梅山教在传播过程中,渗进了苗、侗、水、白、仡佬、仫佬等民族的信仰。梅山教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并对不同族群产生影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宗教文化上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张泽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梅山教〉,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