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欽造老君像碑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李洪欽造老君像碑,造於隋代開皇八年(588年),與焦客果造天尊像石焦蒲洛兄弟造元始天尊像石焦嘉令造天尊像石同時於山西省芮城縣漢渡鄉侯峰村出土,現藏芮城縣博物館。

造像內容

此像連座高160公分,其中碑身高131公分,碑身寬46公分,厚20公分,略有收分,碑首為三角尖形,四面各開一龕,並有供養人像。碑座為四方體,座高29公分,寬69公分,厚43公分,亦有供養人像。

正面(南面)

石像正面(即碑文所示南面)上部開龕,主尊頭殘,左手扶三足憑几,右手作持麈尾狀,但未見麈尾,著右衽道袍,坐於榻,榻前置有一雙淺腰靴。左右各一立侍者,戴冠,大耳,上身略似菩薩裝,有披帛交叉於胸前。左右各一蹲獅。龕楣為繁複的帳幔,懸有華繩、吊幡等飾物。碑首的三角形區域下方是花瓣,中間是兩身飛天,左右各一圓輪,其間飾有祥雲。

龕下是三層供養人像,每層六人,各有榜題。第一層中間,左是「邑師洞神弟子焦玉祭」,右是「南面象主洞玄弟子焦恭祭」,顯然是兩位最重要的供養人。其他四位是「大像主祭妻洞神女官陳洪輝、大化主男官李洪欽、大邑主洞玄弟子焦子尚、都開光明主三洞法師樂玉妃」。

第二層像名是「萇生齋主焦延秋供養、邑正男官李令道、典坐祭男還貴供養、涇陽縣開國伯郡平正都督香火主焦總、典錄男官焦定穆供養、唯那大墦(幡)主穆妻洞玄姚真暈」。

第三層是「非天主堂妻姚要兒、潔興妻南二縣令邑主焦社歡、副齋主李會和供、壇起施主穆息焦仕悅妻陳明賜、非天主楊玉資供養、副香火主李貴妃」。

供養人像以下是發願文,共十七行,每行七字:「夫玄宗疑湛,遼聲/欲其空無,至道沖/融,聰心於三界。苦/空之式,非聖容不/悟,常理美念,含生/慈悲普覆。今有都/化主李洪欽合邑/等,知善可崇,知德/可舍,仰尋聖旨,遠/調名師,敬造老君/石像一區,今得成/就。仰為皇帝陛/下,及法界倉生、所/生父母、因緣眷屬,/俱時成道。/開皇八年太歲戊/申二月八日造☐」。

正面下部碑座,中間是盛開的花草,兩邊是供養人的像與名,有「起像主穆息焦貴遷、副像主穆息焦仕☐、貴妻姚孝親供養時、遷妻姚女子供養時、悅妻陳明賜供養時、舒妻姚好娘供養時」。其中位於中間的焦貴遷雙手捧一盒,後有侍者舉傘蓋,焦仕悅持一花,有侍者舉扇。其餘四位女性各持一花。碑座東面有唐代補刻供養人像和姓名,有一男一女相向而跪,身後各立一男女,中間有題記「唯咸亨元年/歲次庚午六月壬寅朔/廿六日丁卯,焦柱,妻楊、男石柱,妻姚福貞」。顯然這是焦氏後代續作。時為670年,距造碑已有82年。

背面(北面)

背面(北面)上部亦開一龕,龕內造像三尊,主尊保存完好,頭戴芙蓉冠,蓄鬚,左手握三足憑几,右手持麈尾於胸前,道袍右衽,而內衣左衽。坐方座,座飾連續「U」形紋,形似北朝之下垂衣裾。左右各一立侍者,戴冠,雙手持。前有二蹲獅。龕楣裝飾繁複如前,其上三角形區域內的飛天、圓輪、花草、祥雲亦如前。龕下有一層供養人像,題名為「北面像主男官焦宏和一心供養、副象主和妻王萃妃、非天主和息遵穆、非天主祭息焦甫遷、都幡主尚妻洞玄梁回男、開明主遵妻郭以妃」。六像以下是十層供養人姓名,每層二十一人,均無像。

東面

碑東面上部開一小龕,造像三尊,主尊頭戴芙蓉冠,無鬍鬚,雙手持笏於胸前,有三足憑几,著對領道袍,坐於方座。後有頭光。左右各一侍者,戴冠,雙手持笏如主尊,有頭光,著舄。座前有小香爐和雙蹲獅。尖拱型龕楣。龕下有五層供養人像,每層兩名,其中上面兩層有題名「象主洞玄弟子焦敬遵、副象主遵妻洞玄女官楊☐☐、大施主遵息洞玄弟子焦子欽、開明主洞玄女官☐葉妃」。下面三層有像無名。

西面

碑西面上部亦開一小龕,三尊造像如東側,主尊持笏,有三足憑几。二侍者袖手而立。龕下有供養人像五層,每層二人。上四人有名「西面像主男官焦子雲、副像主洞玄弟子焦嵩禮、開明主雲妻姚阿水、副花主雲男通達」。以下有像無名。 這是以李洪欽為首的二百餘人合邑造道教像碑,其中焦氏是最大姓,以焦恭祭、焦玉祭(或許是兄弟)為首,碑東西兩側的像主均為焦姓,這或許是當地焦姓後人焦柱一家在唐代續刻像名的原因。與此像同時出土的還有三尊唐代的道教造像,即儀鳳元年(676年)弟子焦容果造天尊像、儀鳳三年(678年)弟子焦蒲洛兄弟造元始天尊像、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焦嘉令造天尊像,可見在這個偏僻的鄉村從隋到盛唐一直有一處以焦家為主要造像供養人的道觀,至少延綿了150多年(588-741年)。

造像特點

此像供養人有一些專門的道教稱謂,如三洞法師、洞神弟子、洞玄弟子,這說明了這個邑義已經比較正規化了。還有一些職銜,除了常見的四面像主外,還有萇生齋主、副齋主、起像主、副像主、副花主、男官、女官、非天主、唯那大幡主、都幡主、壇起施主、香火主、副香火主,或與組織職責或與圖像有關。像主還設有副職,少見,當與供養人地位、輩分或捐錢數有關。名稱與圖像的對應,可作如下推測:

  • 四面像主、副像主,對應於四面的主龕;
  • 副花主,對應於花紋圖案,如龕楣、香爐、蹲獅類;
  • 非天主,即西魏蔡洪碑稱飛仙主,對應於龕上的樂伎。

正面老君像的座下擺了一雙鞋,這是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或許意在強調與跣足佛像的區別。北朝的道像一般借鑒佛像造型,多露出跣足,弟子也是跣足而立。李洪欽碑的老君像這個獨特創意,使人聯想起西魏大統十四年的蔡洪造太上老君像碑,當時的新意來自維摩詰的三足憑几,顯示出與京城長安道像的不同傳統。

參考資料

  • 李淞:〈關中及北方的隋代道教造像:中國道教雕塑述略之二〉,《雕塑》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