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朔望,中国古代历法术语,属古人举行重要活动的时节。后来,也被道教内丹修炼借用来表述人体气血之运行状况。“朔”为月光亏缺时,指阴历每月的初一;“望”为月光盈满时,指阴历每月十五(小月)或十六(大月)。郝大通太古集》卷二〈日月会合图〉言:“朔者,旦也,旦者,每月一日,各有会合于日之下,名之曰朔;日月相衡,谓之望。”《修炼须知》则记朔望与内丹修炼关系言:“一点阳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肾,而在乎玄关一窍。学者不知阴阳,不知时候,不能还返,止于自身摸索,而认彼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真实,转转差驰。《易》曰: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每月朔旦子时,日月合璧于癸,薄暮会于昂毕之上,此喻火之初生也。当此之时,纯阴己极,微阳将生,是谓潜龙;三五为望,望者日月相射,则阴中三阳已备而成干,犹月魄得日魂而满。喻鼎中铅水壮盛,真阳充满,火明金旺,将欲成器,是金火之气与汞固结,汞与其母两相留恋也。”《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上又载:“凡遇朔望之辰,先日沐浴,至期清晨住持领众衣道服,坛简升殿,序班讽经,一以祝延圣寿,一以敷扬玄范。”

参考文献

  1. 《太古集》,见《道藏》,第25册。
  2.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见《道藏》,第3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