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圖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星圖,本是觀測恆星的一種形象記錄,乃天文學用來確認天空中的星體位置的一種重要工具。先秦時期的中國就創造了自己的星區劃分體系,人們為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天上的恆星幾個分為一組,每組合定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個,多到幾十個,所佔的天區範圍也各不相同。春秋戰國時代,甘德、石申、巫咸等曾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體系。到了三國時代,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綜合甘、石、巫三家所觀測的恆星,將其用不同方式繪在同一張圖上,共有星1464顆。此星圖雖然已經失傳,但從絹製敦煌星圖上可知其大概。晉、隋、唐對其加以繼承和發展,使我國的星區劃分體系趨於成熟,此後歷代均有沿用。基於「天人一體」的認識,道門中人也多用星圖來進行占卜、作法、修煉等,如《太上飛步五星經》曾詳述「步踏五星」之法,具體包括布列星圖、存祝閉氣、呼念神名、步罡踏斗、存三八景二十四神等,《天原發微》也對星圖多有闡述。如說:「赤道以北,為北極內官星圖;赤道以南,為南極外官星圖」等等。

參考文獻

  1. 《太上飛步五星經》,見《道藏》,第11冊。
  2. 《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