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搜神记》,东晋干宝(?-336年)撰写的志怪小说集。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晋书》卷八十二〈干宝传〉说他见天地间鬼神事如梦,有感于生死之事难以把握,“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晋书‧干宝传》载此书为二十卷,《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则著录为三十卷。《搜神记》共有大小故事四百五十四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还有一些灵异色彩的民间传说,如紫玉显魂、南斗注生等,对道教的仙化理论、星斗崇拜有一定影响。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十卷、北宋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模仿《搜神记》而撰写。《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文献多征引此书。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聊斋志异》,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著密切联系。《搜神记》原本已散失,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今有汪绍楹校注本《搜神记》较为流行。

参考文献

  1.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