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篇”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悟真篇 |編著=張伯端 |卷數= |正統道藏分類= |正統道藏字號= |涵芬樓本冊數= |新文豐本冊數= |三家本冊數= |道藏提要...')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
 
|中華道藏冊數=
 
}}
 
}}
'''悟真篇''',北宋[[張伯端]]撰,書成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傳世注本甚多,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所收、《[[紫陽真人悟真篇 疏]]》、《[[道藏精華錄]]》第七集所收《[[悟真篇正義]]》最為精詳,是書以詩詞歌頌文體闡發內丹修煉理論及方法,認為修煉內丹乃修仙之主要途徑。據張氏自序,其書分正編與附錄兩部。正編有詩詞九十三首,言「養命固形之術」,即內丹修煉之「命功」。其法以人體為鼎器,以身中精炁神三寶為大藥。煉精化炁,煉炁化神而結成金丹。附錄收入歌頌詩曲雜言三十二首,借用佛教撣宗「明心見性」之說,闡述「達本明性之道」,即內丹修煉之「性功」。認為通過心性修養,可以達到虛寂無為,返本還原,與道體合一之境界。故是書所述丹法以[[性命雙修]],先修命後修性為特徵。北宋以後[[南宗]]之內丹理論及修煉方法受此書影響甚大,歷代道士皆推崇此書為內丹經典著作。
+
'''悟真篇''',北宋[[張伯端]]撰,書成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傳世注本甚多,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所收、《[[紫陽真人悟真篇 疏]]》、《[[道藏精華錄]]》第七集所收《[[悟真篇正義]]》最為精詳,是書以詩詞歌頌文體闡發內丹修煉理論及方法,認為修煉內丹乃修仙之主要途徑。據張氏自序,其書分正編與附錄兩部。正編有詩詞九十三首,言「養命固形之術」,即內丹修煉之「命功」。其法以人體為鼎器,以身中精炁神三寶為大藥。煉精化炁,煉炁化神而結成金丹。附錄收入歌頌詩曲雜言三十二首,借用佛教撣宗「明心見性」之說,闡述「達本明性之道」,即內丹修煉之「性功」。認為通過心性修養,可以達到虛寂無為,返本還原,與道體合一之境界。故是書所述丹法以[[性命雙修]],先修命後修性為特徵。北宋以後[[南宗]]之內丹理論及修煉方法受此書影響甚大,歷代道士皆推崇此書為內丹經典著作。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8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8頁。
 
[[Category: 洞真部玉訣類]][[Category: 內丹]][[Category: 北宋道教經典]][[Category: 南宗]]
 
[[Category: 洞真部玉訣類]][[Category: 內丹]][[Category: 北宋道教經典]][[Category: 南宗]]
 
[[e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Awakening to Truth]]
 
[[e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Awakening to Truth]]

2013年9月19日 (四) 16:50的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悟真篇
編  著:張伯端
卷  數:
正統道藏: 字號
涵芬樓本第冊
新文豐本第冊
三家本第冊
道藏提要:編號
中華道藏:
第冊
 

悟真篇,北宋張伯端撰,書成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傳世注本甚多,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所收、《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道藏精華錄》第七集所收《悟真篇正義》最為精詳,是書以詩詞歌頌文體闡發內丹修煉理論及方法,認為修煉內丹乃修仙之主要途徑。據張氏自序,其書分正編與附錄兩部。正編有詩詞九十三首,言「養命固形之術」,即內丹修煉之「命功」。其法以人體為鼎器,以身中精炁神三寶為大藥。煉精化炁,煉炁化神而結成金丹。附錄收入歌頌詩曲雜言三十二首,借用佛教撣宗「明心見性」之說,闡述「達本明性之道」,即內丹修煉之「性功」。認為通過心性修養,可以達到虛寂無為,返本還原,與道體合一之境界。故是書所述丹法以性命雙修,先修命後修性為特徵。北宋以後南宗之內丹理論及修煉方法受此書影響甚大,歷代道士皆推崇此書為內丹經典著作。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