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隍庙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广州城隍庙

City God Temple (Guangzhou).jpg

主奉:刘龚、杨继盛、海瑞
创立: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
地址:广东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
 

广州城隍庙位于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主要供奉广州城隍五代刘龚、明代杨继盛(1516年-1555年)和海瑞(1515年-1587年),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2010年10月,该庙重新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

广州城隍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编成的《太平广记》中,记载了唐代贞元年间(785年—805年)崔炜误冲南越王赵佗墓里巧遇广州城隍。[1]现址的城隍庙则始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清代雍正年间(1722年—1735年),经广东观风使焦祈年奏请朝廷,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全盛时期,该庙有大殿、拜亭、中门、仪门等建筑,庙容最威,并有盛大庙会。根据刘成基忆述:

我记得幼年观盛大庙会:当时庙貌金碧辉煌,庙前广场倾城集聚,各式摊档如云,胜于今日集市。更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是东西两路祭神队伍:领头举起长二丈宽三尺的长幡,东边红底黄字“番禺进香会”,西边黄底红字“南海进香会”,紧随神幡的是五色旗帜,中间巨型香炉香烟缭绕,鼓乐喧天。随后更争妍斗胜,番禺会有18头醒狮,不同披彩;而南海会则是佛山飘色,以少年立在竿头,扮成三国水浒各式英雄,做竿头功夫,衬以八音吹乐。两旁人群涌动,欢呼喝彩、爆竹飞红、高歌盈耳。庙会欢乐盛况令人难忘。[2]

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该庙大殿得两粤广仁善堂绅董等募捐重建,是已知历史上该庙最后一次重修。

从20到21世纪,城隍庙经过衰落又重新复兴。民国九年(1920年),前殿因为扩建惠爱路(今中山四路)而被拆除。195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龙庆忠教授(1903年-1996年)考察后提出抢救广州城隍庙,不过当时百废待举,意见未得到重视。及后,该庙大殿成为广州试验仪器厂车间,庙内的修饰艺术均遭损毁。

1993年8月,该庙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广州试验仪器厂把使用权交还给越秀区房屋管理局。2009年8月28日,广州市文化局批复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越秀区分局的《关于广州城隍庙大殿、拜亭修缮申请报告》。2010年完成的修缮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广泛采用岭南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二塑(灰塑、陶塑)一彩(壁画)工艺,并重新修建头门和牌楼。当中大殿的漆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阔约29公尺,高约8.3公尺。2010年10月,该庙重新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

注释

  1. 《太平广记》卷三十四。
  2. 刘成基〈广州城隍庙何日重现?〉,《南方都市报》2003年9月9日。

参考资料

  1. 刘成基〈广州城隍庙何日重现?〉,《南方都市报》2003年9月9日。
  2. 〈被遗忘的广州城隍庙〉,中国评论新闻网2007年12月11日。
  3. 〈记者找到城隍庙真模样对广州城隍庙修复帮助大〉,《广州日报》2010年6月18日。
  4. 〈广州城隍庙绘世界最大漆壁画用金箔15万张〉,新浪网201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