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隍廟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10年10月22日 (五) 14:1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廣州城隍廟

City God Temple (Guangzhou).jpg

主奉:劉龔、楊繼盛、海瑞
創立: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
地址:廣東廣州越秀區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號
 

廣州城隍廟位於廣州越秀區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號,主要供奉廣州城隍五代劉龔、明代楊繼盛(1516年-1555年)和海瑞(1515年-1587年),始建於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2010年10月,該廟重新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

廣州城隍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編成的《太平廣記》中,記載了唐代貞元年間(785年—805年)崔煒誤衝南越王趙佗墓裡巧遇廣州城隍。[1]現址的城隍廟則始建於洪武三年(1370年)。清代雍正年間(1722年—1735年),經廣東觀風使焦祈年奏請朝廷,廣州府城隍升格為管轄全省的都城隍。全盛時期,該廟有大殿、拜亭、中門、儀門等建築,廟容最威,並有盛大廟會。根據劉成基憶述:

我記得幼年觀盛大廟會:當時廟貌金碧輝煌,廟前廣場傾城集聚,各式攤檔如雲,勝於今日集市。更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是東西兩路祭神隊伍:領頭舉起長二丈寬三尺的長幡,東邊紅底黃字「番禺進香會」,西邊黃底紅字「南海進香會」,緊隨神幡的是五色旗幟,中間巨型香爐香菸繚繞,鼓樂喧天。隨後更爭妍鬥勝,番禺會有18頭醒獅,不同披彩;而南海會則是佛山飄色,以少年立在竿頭,扮成三國水滸各式英雄,做竿頭功夫,襯以八音吹樂。兩旁人群湧動,歡呼喝彩、爆竹飛紅、高歌盈耳。廟會歡樂盛況令人難忘。[2]

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該廟大殿得兩粵廣仁善堂紳董等募捐重建,是已知歷史上該廟最後一次重修。

從20到21世紀,城隍廟經過衰落又重新復興。民國九年(1920年),前殿因為擴建惠愛路(今中山四路)而被拆除。1950年代,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龍慶忠教授(1903年-1996年)考察後提出搶救廣州城隍廟,不過當時百廢待舉,意見未得到重視。及後,該廟大殿成為廣州試驗儀器廠車間,廟內的修飾藝術均遭損毀。

1993年8月,該廟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廣州試驗儀器廠把使用權交還給越秀區房屋管理局。2009年8月28日,廣州市文化局批覆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越秀區分局的《關于廣州城隍廟大殿、拜亭修繕申請報告》。2010年完成的修繕工程以修舊如舊為原則,廣泛採用嶺南三雕(木雕、磚雕、石雕)二塑(灰塑、陶塑)一彩(壁畫)工藝,並重新修建頭門和牌樓。當中大殿的漆壁畫《開天闢地•神仙卷》闊約29公尺,高約8.3公尺。2010年10月,該廟重新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

註釋

  1. 《太平廣記》卷三十四。
  2. 劉成基〈廣州城隍廟何日重現?〉,《南方都市報》2003年9月9日。

參考資料

  1. 劉成基〈廣州城隍廟何日重現?〉,《南方都市報》2003年9月9日。
  2. 〈被遺忘的廣州城隍廟〉,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12月11日。
  3. 〈記者找到城隍廟真模樣對廣州城隍廟修復幫助大〉,《廣州日報》2010年6月18日。
  4. 〈廣州城隍廟繪世界最大漆壁畫用金箔15萬張〉,新浪網201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