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

缘起

1998年开始,詹石窗教授主持厦门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在保证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厦门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有目的地突出道学研究的特色。多年来,厦门大学的道学研究者先后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思想史》(詹石窗为副主编)的课题研究,主持的主要项目有: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教符号学》;
  2. 教育部十五规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教与中国养生文化》;
  3. 教育部十五规划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教生态学研究》;
  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教生态思想研究》(第二负责人)。

道学研究者出版了《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道教与女性》、《道教术数与文艺》、《道教与戏剧》、《道教文学史》、《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锺吕仙脉与丹道养生》、《三玄与丹道养生》、《道教医学导论》、《晚明自我观研究》、《中国儒学史论》等系列论著。经过多年努力,厦门大学已获得以“道学”为侧重点和特色的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5月15日,经厦门大学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批准成立“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由凯胜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三清慈善会理事长黄胜得博士任名誉主任、著名道教研究专家卿希泰教授、台湾高雄文化院蔡文院长任高级学术顾问。詹石窗教授为研究中心主任,盖建民教授、马良怀教授、郭金彬教授为副主任。研究中心聘任海内外从事道学研究的一批专家担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

中心将道学置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开展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1. 道学与科技文化研究。道学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而且渗透于科技文化的诸多领域,为西方汉学界所密切关注。中心侧重研究道学与科技文化的关系,尤其是探索道学与医学养生的关系,发掘其现代价值。
  2. 道学与闽学关系研究。所谓闽学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以朱熹学派为核心、并且融合了佛道文化诸多内容的一个道学流派。中心努力探讨朱子学所蕴含的心性哲学、自然哲学思想等,并且由此延展于整个闽学的范围,考察闽学的发生、发展与佛学、道家文化的密切关系,注意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3. 道学与民俗文化研究。无论是道家文化、还是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文化都深深地渗透于传统家族教育、建筑习俗之中,从闽北到闽南,从族谱到学堂,我们都可以找到道学的印记。在现代生活中,道学的影响依然存在。可以说,整个民俗文化都流淌著道学的血液。在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的观念习俗中也能够看出道学的巨大影响力。故而,中心注意开展道学与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

出版项目

1997年至2003年,在台湾中华大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和赖宗贤社长的统筹下,出版了12辑道教文化研究学术辑刊《道韵》。2003年起,与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香港蓬瀛仙馆联合主办《道学研究》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