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生平

寇谦之为北魏著名道士和新天师道的代表人物。原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自称东汉光武帝时雍奴侯寇恂的十三世孙。寇谦之夙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年时曾修张鲁之术,后遇仙人成公兴,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

弘道事业

神瑞二年(415年),他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予他“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传授导引服气口诀诸法,并令他清整道教,除去伪法,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寇谦之亦依之对道教进行清整。

泰常八年(423年),他又称老子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录图真经》六十馀卷,赐以劾召鬼神与金丹等秘法,并嘱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后寇谦之亲赴魏都平城献道书于太武帝,得到重臣崔浩的帮助,帝赐于平城东南建立新天师道场,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后人称为“北天师道”。

太延末(440年),太武帝听从寇谦之的进言,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后帝又亲至道坛受箓,封寇谦之为国师。北天师道由此在北方大盛。

寇谦之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五常[1],持戒修行。他很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后人称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西元448年,寇谦之卒,年八十四,葬以道士之礼。

参考资料

  1. 《云中音诵戒经》
  2. 《中国道教史》
  3.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注释

  1.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