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近垣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生平

婁近垣(1689-1776年)為清代正一派道士。字朗齋,號三臣又號上清外史。松江婁縣(今上海松江縣境內)人。婁近垣自幼好道,先後師事楊純一於仁濟觀,周大經於龍虎山學道,習五雷陣法,諸家符秘,成為「博綜符籙」道法高妙的道士。雍正五年(1727年)婁近垣隨第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入京,奉命禮斗祈雨。其言談舉止,很受雍正皇帝器重。雍正九年,治帝病有驗,封四品龍虎山提點,欽安殿住持。後隨雍正學佛,著《性地頌》等詩。雍正十一年,諭修大光明殿,賜其居住。在雍正帝的支持下,他創立正一道支派正乙派。同年八月,封其為妙正真人。乾隆繼位後,封為通議大夫、食三品祿,帶管道錄司印務,住持北京東嶽廟。京華冠蓋,競與往返,一時身價百倍。

與皇帝的關係

他能受到雍正的恩賚和優待,其深層原因在於他「對清廷的忠心,他能以忠孝為心,利濟為事,而不涉於丹藥怪迂之說。」在與朝廷權貴的交往過程中,不僅不奢談道教的煉氣養真之法,反而稱此皆妖妄之人借以謀生之術,豈有真仙肯向紅塵中度世?恭親王延至府邸,問其養生之術。他回答說;「王今錦衣玉食,即神仙中人」。因席上有燒豬,乃笑曰:「今日食燒豬,即絕好的養生術,又奚必外求哉!」恭親王十分佩服,贊曰:「婁公真學道者」。正是由於其對清廷的忠心,連雍正皇帝亦謂其:「秉性忠實,居心誠教」,對其大加褒獎「以表清修,以勵後學」。

思想與著述

他認為「心心皆佛心」,「處處有道體」。將釋道二教融合為一體,迎合了雍正皇帝關於儒、釋、道三教同源的見解。正是這些原因,婁近垣所受的寵幸,終其生而不衰。在雍正朝,他成為唯一的入《御選語錄》的一名道士。在乾隆朝他又被授為通議大夫,並以九十歲高齡而終。婁近垣還是清代正一道士中少數能以著述留傳後世的,其著述有《南華經注》一卷,《御選妙正真人語錄》一卷,《重修龍虎山志》十六卷,刪定《黃籙科儀》十二卷,校訂《先天奏告玄科》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