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3行: 第13行:
 
}}
 
}}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簡稱《海空經》。又名《七寶莊嚴》。原不題撰人。據唐玄嶷《甄正論》云:「自唐以來,即有益州道士[[黎興]]、澧州道士[[方長]]。共造《海空經》十卷」。故此經應作於唐初。今《[[正統道藏]]》本十卷,收入洞真部本文類。另有敦煌殘抄本九件,詳見[[大淵忍爾]]《[[敦煌道經目錄編]]》。全書分為十品:序品、哀歎品、法相品、普說品、問病品、持戒品、平等品、供獻品、舍受品、普記品。經文乃[[元始天尊]]與海空智藏真士等人問答,演說道法。大旨以道家虛靜無為思想為本,融攝佛教大乘空宗理論,反復論述「海空智藏」之真義,並述受持經文之法及其功德。海空智藏者,乃身心空寂之義。經云:「三界皆空,三世亦空;知三世空,我身亦空;知我身空,諸法亦空,以法空故,故名海空。」又云:「海空之相,唯空與空,乃能了空;了空之空,不空而空,不了而了。以是當知,名為海空,是為智藏。」故海空智藏是空相,是無分無別、無始無終、無因無果、無生無滅之境,亦即指道性。經文分修道果位為五等,其最上一乘是無為果。「無為果者,即是入寂,無上法門。所以爾者,寂境即是無為,無為即是寂境。何謂寂境?不生不死,故能長生;不毀不變,故能應變。」世人若能通道佈施,斷除煩惱,清靜自在,達到無為空寂之境,即是一乘海空智藏。此經對隋唐道教重玄哲學影響甚大。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簡稱《海空經》。又名《七寶莊嚴》。原不題撰人。據唐玄嶷《甄正論》云:「自唐以來,即有益州道士[[黎興]]、澧州道士[[方長]]。共造《海空經》十卷」。故此經應作於唐初。今《[[正統道藏]]》本十卷,收入洞真部本文類。另有敦煌殘抄本九件,詳見[[大淵忍爾]]《[[敦煌道經目錄編]]》。全書分為十品:序品、哀歎品、法相品、普說品、問病品、持戒品、平等品、供獻品、舍受品、普記品。經文乃[[元始天尊]]與海空智藏真士等人問答,演說道法。大旨以道家虛靜無為思想為本,融攝佛教大乘空宗理論,反復論述「海空智藏」之真義,並述受持經文之法及其功德。海空智藏者,乃身心空寂之義。經云:「三界皆空,三世亦空;知三世空,我身亦空;知我身空,諸法亦空,以法空故,故名海空。」又云:「海空之相,唯空與空,乃能了空;了空之空,不空而空,不了而了。以是當知,名為海空,是為智藏。」故海空智藏是空相,是無分無別、無始無終、無因無果、無生無滅之境,亦即指道性。經文分修道果位為五等,其最上一乘是無為果。「無為果者,即是入寂,無上法門。所以爾者,寂境即是無為,無為即是寂境。何謂寂境?不生不死,故能長生;不毀不變,故能應變。」世人若能通道佈施,斷除煩惱,清靜自在,達到無為空寂之境,即是一乘海空智藏。此經對隋唐道教重玄哲學影響甚大。
 +
 +
日本學者鐮田茂雄在《中國佛教思想史研究》中,對其所據佛典及其成書年代進行了探討,認為此經記錄了佛教唯識三性說,是在唐朝顯慶三年(659年)的佛道論爭之後,道教徒為對抗佛教而撰成的。鐮田茂雄同時指出該經卷四〈普說品〉的偈語是真諦譯《攝大乘論》的改換,卷九〈舍受品〉中的一部分是《維摩經‧問疾品》的改換。《海空智藏經》受到華嚴、般若中觀等多派佛教的影響,其所據佛典也比較廣泛與龐雜,大致有《涅槃經》、《大乘妙林經》、《攝大乘論》與《維摩經》等。中國學者盧國龍在《中國重玄學》對此經的思想進行了論述,認為它的思想理論主要分為法相與道性、道性與眾生性、寂境與應感三個方面。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0頁。
+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0頁。
 
[[Category: 洞真部本文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Category: 洞真部本文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en: The Most High Unique Vehicle Scripture of Sea-Space, the Reservoir of Wisdom]]
 
[[en: The Most High Unique Vehicle Scripture of Sea-Space, the Reservoir of Wisdom]]

2015年11月25日 (三) 11:42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
编  著:
卷  数:十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月字号
涵芬楼本第20-22册
新文丰本第2册
三家本第1册
道藏提要:编号9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5册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简称《海空经》。又名《七宝庄严》。原不题撰人。据唐玄嶷《甄正论》云:“自唐以来,即有益州道士黎兴、澧州道士方长。共造《海空经》十卷”。故此经应作于唐初。今《正统道藏》本十卷,收入洞真部本文类。另有敦煌残抄本九件,详见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全书分为十品:序品、哀叹品、法相品、普说品、问病品、持戒品、平等品、供献品、舍受品、普记品。经文乃元始天尊与海空智藏真士等人问答,演说道法。大旨以道家虚静无为思想为本,融摄佛教大乘空宗理论,反复论述“海空智藏”之真义,并述受持经文之法及其功德。海空智藏者,乃身心空寂之义。经云:“三界皆空,三世亦空;知三世空,我身亦空;知我身空,诸法亦空,以法空故,故名海空。”又云:“海空之相,唯空与空,乃能了空;了空之空,不空而空,不了而了。以是当知,名为海空,是为智藏。”故海空智藏是空相,是无分无别、无始无终、无因无果、无生无灭之境,亦即指道性。经文分修道果位为五等,其最上一乘是无为果。“无为果者,即是入寂,无上法门。所以尔者,寂境即是无为,无为即是寂境。何谓寂境?不生不死,故能长生;不毁不变,故能应变。”世人若能通道布施,断除烦恼,清静自在,达到无为空寂之境,即是一乘海空智藏。此经对隋唐道教重玄哲学影响甚大。

日本学者镰田茂雄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中,对其所据佛典及其成书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此经记录了佛教唯识三性说,是在唐朝显庆三年(659年)的佛道论争之后,道教徒为对抗佛教而撰成的。镰田茂雄同时指出该经卷四〈普说品〉的偈语是真谛译《摄大乘论》的改换,卷九〈舍受品〉中的一部分是《维摩经‧问疾品》的改换。《海空智藏经》受到华严、般若中观等多派佛教的影响,其所据佛典也比较广泛与庞杂,大致有《涅槃经》、《大乘妙林经》、《摄大乘论》与《维摩经》等。中国学者卢国龙在《中国重玄学》对此经的思想进行了论述,认为它的思想理论主要分为法相与道性、道性与众生性、寂境与应感三个方面。

参考资料

  1.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与同归》(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2.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