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山道觀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天都山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西安鄉(古西安州)以西7.5公里處。北魏至隋唐時期,天都山上已開鑿了不少佛道教石窟。北宋時期,天都山上已建有廟宇。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510載: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五月丙午,熙河蘭會路鈐轄折可適知西安州,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章粢乞修天都山廟,詔封廟神為順應侯,並賜「順應」廟額。元代以來廟宇頹廢,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毀於戰亂。清光緒癸未(1883年)至戊子(1888年)歷時六年予以重建。民國9年(1920年)又毀於大地震。民國27年(1938年)開始重建,至民國33年(1944年)大體建成。1958年全國大煉鋼鐵,天都山乃產銅之地,遂將廟宇全部拆毀。1980年張理窮道長上山重建,稱為天都山道觀。

天都山自然形成三台,一台比一台高。道觀建築順應地勢而成為三個院落。上院幾至山頂,最高處為太上樓,在懸壁之上,地形所限,小巧玲瓏。下面石壁上連開三座石洞,上為玉皇洞,清康熙八年(1669年)開鑿;稍下為觀音洞,1980年重修;再下為祖師洞,乃天都山最早最大的洞窟,長9米,寬5米,高5米,平頂方形。向左沿石峰而下,有鐘樓和雷祖殿。二院有三座石洞,右為子孫宮,左為忠義祠,中間為佛洞。右前為大成殿,岩邊建兩層樓閣,上為魁星閣,下為文昌殿。第三院尚未建好。三院以下有法王閣、靈官殿、藥王殿,山下有蟲蝗、龍王、山神土地等小廟。

參考資料

  1. 張理窮撰:《天都山道觀簡介》,載《中國道教》2000年第2期第59頁。
  2.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第185頁「天都山」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