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外丹
外丹规仪
丹房鼎器
外丹操作
用火禁忌
外丹术语
金丹黄白术 六一泥
太一天宫 进退抽添
出毒之法 龙芽丹道

外丹,道教方术之一。相对于“内丹”而言,“外丹”是一种由矿物石炼制而成的药物,炼制这种药物的方术就称作“外丹术”。在古代,方士为了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还炼制药金,药银以制作器皿,为服食之用。这种炼制药金、药银的方术称作“炼金术”。外丹术与炼金术合起来就称作“金丹术”。一般来说,金丹术主要是指外丹术。

外丹术的渊源

正如道教其他修仙方法一样,外丹术也有它的思想渊源。相传黄帝时期即有外炼的金丹出现。根据《史记》等书的记载,黄帝曾经铸鼎于荆山,在那里炼制丹砂,进而提炼出“黄金”。据说,黄帝铸鼎炼制金丹有成,一条巨龙飞来迎接黄帝升天。这虽然是一种传说,但也透露了中国早期金丹炼制的某些信息。在《归藏》一书之中,更有“嫦娥奔月”的记载,这反映了上古的金丹实践与得道升天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汉代至唐末,是外丹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武帝相信金丹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而且能够使人不死,所以大力支持方士炼丹。淮南王刘安招致众多宾客一方面进行炼丹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则撰写炼丹的秘笈,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枕中鸿宝秘书》。道教产生之后,外丹炼制成为道门重要的方术活动之一。外丹与符箓一起,被当作道教的两大方术体系。由于炼丹活动的存在和发展,道教组织中形成了金丹派或丹鼎派。从汉末的魏伯阳、狐刚子到魏晋南北朝的陶弘景都对外丹烧炼活动与理论研讨活动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唐代的许多皇帝也相信服食外丹可以长生,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扶植一些著名道士进行炼丹活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末五代时期。由于外丹服食导致许多皇帝中毒死亡,事实证明了外丹服食存在著极大风险与弊病,从五代以后,外丹炼制活动逐步被内丹修炼活动所取代,道教修炼理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外丹术的概念

从基础理论看,道教外丹学说主要是以效法天时为基本理论指导。道教金丹家引入了《周易》的卦爻符号,以干、坤为鼎炉的符号,以坎、离为药物的符号,以六十四卦阴阳进退作为“火候”掌握的依凭,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作为药物质地转换的向导。其具体的炼制活动有一套完整的规仪和操作程序。为了外丹炼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道门中人创造发明了许多器具,完善各种设施,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的仪器制造工作。

对于道教外丹活动,应该以理性的眼光来加以审视。一方面,应该承认道教外丹炼制活动对于古代化学的催生作用,看到丹药在传统医药学方面的影响,但也应该认识到外丹炼制所产生的种种副作用。从科学的角度对道教外丹术进行分析与总结,从正方两个方面来认识外丹的价值与作用,这是道教文化研究所必须的基本立场。

参考资料

  1. 卿希泰、詹石窗主编:《道教文化新典.金丹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2. 詹石窗主编:《金丹派南宗研究(甲、乙、丙)》(台北:中华大道社,1999至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