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論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坐忘論
編  著:司馬承禎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太玄部 去字號
涵芬樓本第704冊
新文豐本第38冊
三家本第22冊
道藏提要:編號1027
中華道藏:道教論集道學論著‧全真文集
第26冊
 

坐忘論,唐朝上清派宗師司馬承禎撰。《新唐書•藝文志》及《宋史•藝文志》均著錄此書一卷。《通志•藝文略》著錄作三卷。今《正統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雲笈七籤》卷九四亦收錄此書。書分七篇,依次為:〈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書末附〈坐忘樞翼〉,總括其旨。全書以老莊清靜坐忘之說為本,吸取佛教止觀定慧雙修之旨,論述道教修心養神。契真合道之理趣及方法。大抵以無物無我。一念不生為要旨,謂修道者首先須誠信重敬,斷絕俗緣,收心離境,不逐外物,不受外名,虛心安心,則道自來居。其次須簡事真觀,了知吾我與萬事悉空,除去心病色想,安分隨緣,樂天知命。據稱久習此道,可致「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無感無求,寂泊之至。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故曰泰定」。書中又稱:「勤行空心穀神,唯道來集,道有深力,徐易形神,形隨道通,與神為一,形神合一,謂之神人。」又稱:「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得道之人形體永固,變質成神,煉神入微,與道冥一。「散一身為萬法,混萬法為一身,智照無邊,形超靡及。總色空而為用,含造化而成功」,是為修真契道之最高境界。

「坐忘」說初見於《莊子.大宗師》,後經魏晉玄學與道教加以發揮,如道經《洞玄靈寶定觀經》即講定心,「滅動心不滅照心」,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謂司馬承禎《坐忘論》即取此。在唐代修煉外丹的風氣中,司馬承禎結合老莊思想,吸取佛教止觀禪定方法,力倡「坐忘」,在道教由外丹轉向內丹的進程中起了重要理論作用。全書言簡意深,為唐代道教重玄哲學之名著,對後世道教修煉思想有重要影響。

參考資料

  1.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1101頁。
  2.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62至263頁。
  3.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二卷,第227至237頁。
  4.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41至143頁。
  5. 牟鐘鑒等:《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中編,第488至489頁。
  6.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9頁。
  7.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26至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