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过格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善过格,是佛教借用道教“功过格”形式而记录人之善恶的簿册。借鉴道教“功过格”形式而倡行佛教的“善过格”,是云栖莲池大师《自知录》的创见。明朝隆庆(1567-1572年)万历(1573-1620年)间僧人释袾宏(1535-1615年),世称莲池大师、云栖莲池大师、云栖和尚,是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他借用道教的《太微仙君功过格》,编写出《自知录》的“善过门”,大力推行每天以“善过格”来记录信众的善行和过失。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取法《周易》中“见善则迁,有过即改”之义,方法是在每天临睡前,记录当天所做善过的数目。如《自知录》〈善过门〉例举:父母殁致敬祭祀所费百钱为一善,置义塜所费百钱为一善,平治道路险阻泥淖所费百钱为一善,赈济鳏寡孤独瘫瞽穷民百钱为一善,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者所出百钱为一善。借人财物不还百钱为一过,废坏三宝尊像所值百钱为二过,取不义之财所值百钱为一过,威取诈取百钱为十过,受贿而坏人官入人罪百钱为十过,借人财物不还百钱为一过。数目根据善过格逐事统计,月末年终总计所做是非善过,如此则“过”可以渐少,“善”可以渐增。莲池大师推行“善过格”,在佛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参考文献

  1. 明‧释祩宏:《莲池大师全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