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生平

司馬承禎(647-735年),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人。出生官宦世家,自少篤學好道,無心仕官之途,喜方外遊。師事嵩山道士潘師正,勤學苦讀,深得潘師正賞識,得受上清經法導引服餌諸術,成為上清派第四代傳主。後遍遊天下名山,隱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號天台白雲子。他與當時達官雅士陳子昂,李白等十人交往甚密,時人稱為「仙宗十友」。

與皇帝的道緣

武則天聞其名,召至京都,親降手敕,讚美他道行高操。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他回答理國應當以「無為」為本。甚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派遣使者迎入宮,親受法籙。開元十五年(727年),又召入宮,請他在王屋山自選佳地,建造陽台觀以供居住。並按照他的意願,敕在五嶽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書篆,隸,自為一體,號「金剪刀書」。玄宗令他以三種字體書寫老子道德經,刊正文句,刻為石經。他逝世後,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謚稱「貞一先生」。

道教思想

司馬承禎汲取儒家的正心誠意和佛教的止觀,神定學說,闡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論,認為人的稟賦本有神仙之素質,只要「修我虛氣」,「遂我自然」,與道相守,即可成仙。在其所著《坐忘論》中,提出了修道的七個「階次」。又把修道成仙的過程分成五道「漸門」,並稱「神仙之道,五歸一門」。他認為又可將五漸門,七階次概括為「簡緣」,「無欲」「靜心」三戒,並稱「勤行此三戒而無懈退者,則無心求道而道自來」,認為學道者達到「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遣」,「彼我兩忘,了無所照」的境界,即成為神仙。其道教理論對後世道教修煉理論的發展和北宋理學的形成,皆有一定影響。

參考資料

  1. 《坐忘論》
  2. 《中國道教》
  3. 《中國道教史》
  4.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