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占卜是中国民间常见的现象。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进入道教的民间术数,其中就包括各种占卜。寻常说的占法,大多是由专门的人员主持,民众只是作为求援者、求人释难者参与事。在民间,尚有多种由当事人或其亲友直接主其事的占卜方式方法。比如各种杂占,象物占 ─ 最寻常的便是以乌鸦叫为凶,喜鹊叫为喜,吴地民间在春天将万年青 ─ 当地称千年蕴, ─ 剪短,然后以它长势定当年吉凶(蕴谐音“运”,万年青长得好算是有好运)。若谈到与道教宫观神庙有关的占法,比较典型的有祈梦和杯筊

祈梦

起源与方法

又称求梦,是在神庙中睡下,以其时梦境为神示,由之占问吉凶祸福的方法。对梦的占问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古代典籍中有不少记载。《楚辞》、《山海经》中都提到过夏后启梦见飞到天帝那儿,得受“九歌”而归的神话。可见上古人对梦是极其重视的,认为梦是一种预兆,或是神的某种启示,或是显现某一趋势。也有人认为,梦中精神离开了肉体,便能够和神往来,或者到达神灵世界。所以古人一旦做了梦,便要请人圆梦,即请专职的巫师或者公认的聪明人解释梦的征兆。

圆梦

是巫师的职责之一,《周礼》中有专门掌管梦占的职务,隶属于春官大司伯。在民间则有解梦书出现,《道藏》中也有些零星的梦占资料,《太平广记》收辑北宋以前的有关梦的故事达七卷之多。不过,那些资料基本上都是说梦境的灵验,主导的倾向是圆梦,而非祈梦。圆梦可说是对梦境的消极应付,是在梦后的解释,而祈梦则是主动的探索。它以对梦的信仰为基础,同时又以对道教的神仙,佛教的菩萨,以及民间信仰诸神的崇拜为前提,企图通过本人的虔诚祷告请求,由神灵托梦,预示吉凶,指导行动。

所以曾经是台湾也是整个中国最大的祈梦场所,称为“指南宫”。该处原系供奉吕洞宾之处,曾有过客房八百馀间,供人祈梦时居住,接受吕祖在梦中给予“指南”。从祈梦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到道教以及佛教对民间信仰习俗的指导作用。到道观佛寺中去祈梦的大多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徒,而只是心中困惑无从问究而期望神来指点迷津的民众。所以祈梦只能算是民间崇道活动的表现。

影响

祈梦所得对当事人有重大的影响。一般去祈梦的,对梦境的启示都信之不疑,并且十分注意对之解释、猜测,而且尽可能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神示去做。比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说:“李知几少时,祈梦于梓潼神,是夕,梦至成都天宁观,道士指织女机石曰:‘以是为名字,则及第矣。’李遂改名石,字知几。是举过省。”这位李生因为梦中所示,改换了名字,终于得如所愿,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祈梦都是遇到疑难甚至凶险。书本上记的常是应验的故事,仅据这些故事看,似乎这法儿是要极其灵验的。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记载说:“东川王何撰未遇时,祈梦于京师吕神庙,梦神导至一处,无门可出,神曰:‘吾为汝特辟一门。’门辟,突遇一青面神如世所画魁星者,觉而异之。后以癸巳岁恩科竟得大魁。”世传,魁星管功名,谁给魁星点上了,准是状元及第。他既梦见其神,自然当得高中了。大魁就是头名状元。另外有些梦境相当曲折,或者表面上看来毫无理则可寻,后来发生的事,有一点能与上梦里拐弯抹角地挂上钩的,也算是应验了。如有一次,一人跑到明代名臣于谦庙中祈梦,梦见神前胥隶摸自己屁股,醒后大骂正神不正,让自己的下属不正经搞同性恋。不久其人得小吏为龙阳胥,方知梦境竟然完全应验。原来,人称男同性恋者为龙阳胥,其梦是暗示其去向。不过,这类梦恐怕在事过境迁之前极难揣测的。

杯筊

杯筊是用两个筊掷地观其向背以占吉凶的方法。筊实际上是用一段竹根一劈为二,可能是为了耐用及美观计,多取竹根为之,所以其形常象剖开的竹笋。它的起源或许很早,但找不到早期文献记录。也有可能是受到易用-、-两爻的启示。不过它的使用基本上在神庙中,要依托某一具体的神道的指示,与祈梦及灵签有相同地方。它在道教中出现虽没有具体年代可考,但明《正统道藏》所收《道法会元》辑以赵公明为主将的金轮如意大法,其中就提到以杯筊占问神意。

方法

杯筊的使用极其方便。一般先在神前跪拜默默祷告,陈述事由,请神指示,然后将合在一起的两个筊同时掷地,看其俯仰为断。其可能出现的情形有三种:两仰、两俯和一仰一俯。两杯皆仰,为阳,称阳筊,不著吉凶;两杯皆俯,为阴,称阴筊,系凶兆;第三种情形为圣筊,或称胜筊,吉兆,说明所陈之事神已应允。

在使用中,杯筊也有某些发展。一是增加掷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掷得者定吉凶。特别是三次者,可以构成类似于《易》八卦的形式,然后系以断辞,比较规则完整。例如《天后圣母圣迹图志》后面附有杯筊辞二十七首,其中的“阴圣圣”(指首掷得阴,二、三得圣),系辞为“下吉。扁舟泛五湖,临去又趑趄。生计彼时有,认知做隐儒?”在天后灵签观音灵签后面都载有杯签辞,可以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