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由來

六十甲子神,古稱歲神,又稱太歲。《周禮》《春官》篇的《馮相氏》節稱其職為「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鄭玄注稱「歲謂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由此,歲神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為觀測天體和地球運動的需要而編定的。它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為一循環,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十相配,組成六十干支,用以紀年、紀月、紀日以及時辰。道教沿用此中國古代天文成就,稱六十甲子各有歲神,每歲輪值,為值年太歲,俗稱歲君,各有名號。如: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丑太歲陳才大將軍等等。道書中的六十甲子神名與今北京白云觀六十甲子神名號有異,其故待考。

職能

值年太歲,掌握本歲的人間禍福,他們「率領各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總歲成功」。國家巡狩省方,營造宮闕,開拓疆土;百姓修營宅舍,築壘墻垣,並須迴避。《月令廣義》稱,「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凡吉事勿沖之,兇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道書稱太歲君由都雷太歲殷元帥統管。殷元帥,商紂王之幼子。傳稱,幼遭國難,母被妲己所害,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養,授以道法,後乃得道成神。秉性剛直慈仁,常為世人驅邪救難。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歲之職,掌地司蕩兇院,總管人間禍福,祛除邪魅,獎善罰惡,為主宰人間罪福之神明。六十甲子神即歸其管轄。

起源與演變

1190年庚戌,金章宗瑞聖皇太后病重不癒,禱於丁卯元辰,病癒;乃效建丁卯聖殿於北京,中奉丁卯元辰像以紀神功。人稱之為「順星」,蓋謂禱之可求流年順利。每年正月初八日特定為「順星節」,香火鼎盛,相沿至今已八百餘年矣。

明永樂間曾敕建白雲觀瑞聖殿(北京),清初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宗師王常月,改瑞聖殿為元辰殿,乃今日命名之始內供奉六十甲子神象,其中文武兼備,喜怒各異其態,各持槍劍,或抱琴執笏,各司其事,各顯神通,輪流管理人間一年禍福,被尊為值年太歲,其後道教稱太歲為「大將軍」,今仍之。每農曆年正月初八晚舉行祭祀六十甲子神儀式,屆時設壇,壇中間燃點三台,左輔右弼七星,共十三盞燈,另燈花一百零八支,跪誦北斗經及順星誥。在道而言,能助煉性修身。在俗家則祈禱福壽,一心頂禮,致力於本命元辰。

奉祀

道教的主要宮觀大多有「星宿殿」,供奉六十甲子神。每逢歲初春節期間,道教信徒都要到星宿殿為自己的本命神燒香、叩拜、送上奉獻,比肩接踵。特別是逢到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俗稱「本命年」,更是必須朝拜自己的歲神,祈求健康平安,逢兇化吉,因為相傳「本命年」是「檻兒年」,此年為人處世必須如同邁過門檻一樣小心謹慎,以免摔交。

參考資料

  1. 《周禮》
  2. 《明史、禮志》
  3.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