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8年11月10日 (一) 16:26的版本 (新页面: 全真道興盛於金元時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元以降,與正一道作為兩大道派延續至今。 == 創教時期 == 全真道創教人...)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全真道兴盛于金元时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元以降,与正一道作为两大道派延续至今。

创教时期

全真道创教人王嚞(1113-1169年),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富家,仕途无进,于是入道。他自称于正隆四年(1159年)在甘河镇遇异人授以真诀,自此弃家入终南山南时村居于穴中修炼,号其穴为“活死人墓”,自号“王害风”,佯狂装疯。大定七年(1167年),放火烧掉所住茅庵,云游至山东半岛,正式亮出全真旗号,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这七大弟子成为全真道兴旺发展的骨干,各自形成门派,后称“北七真”。王重阳在山东半岛创教、传教的时间只有三年,大定九年(1169年)秋,他留王处一、郝大通在昆崳山修炼,自己携丘刘谭马四大弟子返关中,抵开封而逝。弟子搜集遗留诗词千馀首,编为《全真集》刊行。王重阳之后,大弟子马钰继任掌教,其馀六真在山东、河北、陕西、河南等地传教,在民间逐渐扩大了影响。马钰掌教期间,教旨以无为为主,离尘去俗,识心见性,以道士的朴素苦行吸引社会人士信向,尚未与统治者结上关系,也未营造宫观。这是全真道发展的第一阶段。

金朝末年的发展

从公元1187至1219年,为全真道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全真道进一步发展而渐渐壮大的时期,刘处玄、丘处机先后掌教,以山东半岛为活动中心。此时的全真道,特别注意争取金朝统治者的承认和重视,并开始营造宫观,建立宗教活动基地。随著全真道在民间势力的增大,金廷也日益重视它。泰和元年(1201年)、三年(1203年)王处一两次被征召,皇帝的一再征召,反过来又提高了全真道地位,促进了它在民间的流传。从公元1219年起,全真道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到达鼎盛,促这一局面的关键人物是丘处机。丘应成吉思汗之召,以七十多岁高龄率徒赴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境内),劝其戒杀,取得成吉思汗尊敬,称他为丘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道士差役赋税。丘处机于公元1224年东归,回到燕京(今北京),住于太极观(后改名长春宫),该观从此成为全真道首脑机关所在地。丘处机提出“立观度人”,此后全真弟子大建宫观、广收门徒的活动大为展开,全真道观逐渐遍布北方。公元1227年,丘处机卒,葬于长春宫处顺堂,即今天的北京白云观。从丘处机掌教后,全真道有了很大发展。

元代初期的发展

元代全真道的发展进入鼎盛期。全真道大建宫观,广收门徒出现许多知名道士,一派道门兴旺景象。丘处机去世后,继起掌教者尹志平李志常进一步拓展全真事业,争取统治者支持,使全真道获得进一步发展,步入顶峰。全真道不仅在北方成为道教重心,还渡江南传,江浙鄂闽等地都有了全真道的活动踪迹。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动点在湖北武当山,徒众甚多。全真道南传之前,江南已有金丹派南宗炼内丹,自称丹法出于锺、吕、刘,与北方全真道同源异流。南宗教团不大,未受元室重视,于是南宗徒裔在元代纷纷合流于全真门下,其著名者有李道纯陈致虚等。至此,全真道传遍大江南北,盛极一时,与正一道势力不相上下。全真道政治地位因元室册封全真祖师而有了很大提高。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锺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五祖为“真君”,后人称为北五祖;又封王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至大三年(1310年),元武宗又加封全真五祖为帝君,七真为真君,丘处机弟子尹志平等十八人为真人。不少全真道高道知集贤院道教事。

元代中期至晚期的发展

大略从元中期至元末,可算全真道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呈外盛内衰之象,教风有变,趋于蜕化,教内高道缺乏,落入发展平平的局面。与此相比,正一道成为元代中后期较兴盛的道派。

参考资料

  1. 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卷1、2,中华书局1962年版
  2.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第414-41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三卷,页31至91、183至216、365至384、485至499页。
  4. 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页169-173、197-200页,
  5. 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页112-114页,
  6.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第一卷,第170-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