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堂科儀音樂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2015年6月,香港道教聯合會梁德華主席(中)與蓬瀛仙館洪少陵理事長(右)在國家文化部副部長王鐵先生(左)手中接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紀念牌匾。

全真道堂科儀音樂是指香港地區道教全真道堂在儀式中所呈現的音樂形式,屬於中國傳統宗教音樂之一。其內容集中體現在由經師唱誦的科儀「經韻」及各類型的器樂演奏。「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在二零一四年成功被中國政府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它被歸入為擴展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別的「道教音樂」項目(序號:638,項目編號:Ⅱ-139)。全真道堂科儀音樂也是香港政府在二零一七年所訂定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其中一個項目。

歷史淵源

廣州三元宮今貌。

道教儀式具備了動態元素和靜態元素。動態元素指法事中道士的「唱」、「念」、「做」,靜態元素則包括壇場佈置、法冠服飾、科書文檢等。在唱念的部份,道士會以特定的節奏和腔調朗讀或吟唱經文,有時候更會伴以樂器演奏。這些道教儀式中使用的「聲樂」和「器樂」,道教內部泛稱作「經韻」,而近現代以來道外人士則冠以「道教音樂」的名稱。這種「音誦」方式,一般認為始自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嵩山道士寇謙之(365年-448年)編定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而從形式上來說,它發展自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和祭祀音樂,其後經過歷代道士的不斷更新改造,加上在傳播的過程中吸收了民族音樂、民間音樂、佛教音樂的特點,形成了鮮明的文化特色。而中國幅員廣大,同時又塑造了道教音樂的濃厚的地方色彩,譬如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經文,各地道士選用各不相同的本地音調配曲,即使彼此使用同一曲調,他們的行腔、旋律潤飾都會帶有本地音樂色彩。

「全真道堂」是對現存香港全真道派團體的一個統稱,它們大多數是一九二零至一九五零年代由來自廣東的道教信善成立,延續了既有傳統,到一九六零年代以後早期道堂成功紮根後,它們的弟子又陸續成立了一些新道堂。這些團體多以「壇」、「堂」、「仙館」、「仙洞」、「仙院」為名。它們的法脈淵源並不一致,有的是廣州、羅浮山和南海西樵山宮觀的分支,有的是來自以扶鸞活動為主的呂祖乩壇,在信仰傳承上各自採用不同的派系詩,但多數共同供奉被全真道奉為「五祖」之一的呂純陽祖師,並或多或少認同自己屬於全真道。由於這些團體最初的組織和建築規模都比較少,所以他們多習慣自稱為「道堂」而非「道觀」,即使後來一些團體已經興建了頗具規模的宮觀建築群,但這個稱呼仍然通用。

香港全真道堂所採用的儀式音樂主要承接自廣州三元宮、南海茶山慶雲洞、南海西樵山雲泉仙館、羅浮山等地的全真道觀,其傳統原本已具有數百年的歷史。廣東全真道教科儀音樂隨著信仰傳入香港,經過前輩道士的努力耕耘和開拓後,漸次發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由於當初香港科儀經懺的傳承,主要集中在何展凌、侯寶垣、鄧九宜等幾位資深道長的身上,故現今香港各道堂的科儀音樂皆有共通之處。


全真道堂與科儀音樂

蓬瀛仙館與青松觀在粉嶺鐵路站旁曠地合建「道教重陽全真法會」,1986年攝。

香港全真道堂分佈於全港各區,故此香港全真道堂科儀音樂亦遍佈全港。例如粉嶺蓬瀛仙館、屯門的青松觀、荃灣的圓玄學院、中環的通善壇均有專業的經生團隊施演道教儀式與音樂。值得一提的是,二零零一至二零零二年間蓬瀛仙館將科儀經懺傳播到新加坡贒當宮,使全真龍門派傳播到東南亞地區。此外,亦有部份香港道長在移民到北美後建立道堂,傳揚香港道堂科儀音樂,當中包括加拿大蓬萊閣。香港全真道堂科儀音樂的發展乃立足於香港,傳播海外。

儀式內容

儀式活動日期

香港全真道堂一般在道教節日誕期舉行儀式,例如朔望、三元、五臘、八節、丘長春祖師寶誕(農曆正月十九日)、太上老君寶誕(農曆二月十五日)、呂純陽祖師寶誕(農曆四月十四日)、北斗九皇寶誕(農曆九月初一日至初九日)等。不少道堂更會每年定期舉行稱為法會的大型法事,例如清明法會(清明節前後)、中元法會(農曆七月十五日前後)、下元法會(農曆十月十五日前後),會期由三天、五天到九天不等。一些大型的道堂每天會例行早晚功課。除此以外,道堂會應緣替信善主持各類祈福和度亡法事,以及為新界鄉村啟建太平清醮


儀式類別

道教儀式一般可按分為祈福法事(清醮)和度亡法事(幽醮)兩個大類,而香港常見的道教儀式又可按行儀目的分為以下幾類:

  1. 朝科:道士用以朝禮神明的儀式,有如人間文武百官上朝向皇帝奏事,常見的科儀本有《諸天朝》、《玉皇朝》、《三元朝》、《太乙朝》、《斗姆朝》等
  2. 懺科:道士用以向神明懺悔罪過的儀式,常見的科儀本有《呂祖無極寶懺》、《高上玉皇錫福寶懺》、《元始天尊三官消災滅罪寶懺》
  3. 祈福:道士用以集福迎祥的儀式,常見的科儀本有《清微禮斗科》、《玄門讚星科》、《供諸天科》
  4. 度亡:道士用以超度亡魂的儀式,常見的科儀本有《玄門開位科》、《玄門攝召科》、《玄門破獄科》、《關燈散花科》、《先天斛食濟煉幽科》等
  5. 功課:道士用以每日禮讚神明和修持的儀式,科儀本有《太上玄門早課》、《太上玄門晚課》


參與人員

圖左顯示都講法師正在司掌木魚
圖右顯示監齋法師正在司掌磬。

參與香港全真道堂道教儀式的宗教人員通稱為「經生」。按照壇場內的分工可分為高功法師、都講法師、監齋法師、侍壇經生及散眾經生等。

  • 高功法師:俗稱「主科」,是整個儀式的核心人物,主要負責向神明禮拜和祈願,其間需要施展步罡掐訣、寫符、存思等道術,部份環節更擔當「代師宣法」的角色,教化善信及亡魂。
  • 都講法師:俗稱「二手」,主要輔助高功法師控制儀式的節奏,負責領腔起韻(俗稱「起腔」)。
  • 監齋法師:俗稱「三手」,專責協助主科和二手,間中與二手輪番對唱,偶爾亦負責引腔起韻。
  • 侍壇經生:負責替高功法師整理法服袍衣、替換供品和準備法器等事務。
  • 散眾經生:是一個口語的稱謂,意指參與儀式法事的一般經生,是經團合唱的主要成員。

壇場分工是一個臨時職務,但必須由具有相當水準的經生擔任。一般初入道的經生首先從入壇的「散眾」開始,在壇內向前輩觀摩學習,藉此熟習經本,學習科儀的節奏,如「打板(魚、鐺)」、「腔口」等,再進一步學習「行十方」、「拜懺」、「散花」、「幽科」等進行科儀的形式與方法,過程中要修正進行科儀時的節奏與儀態。如此經過擔任「散眾」繼而「三手」、「二手」的學習培訓,成長為可獨當一面的經生。有潛質的經生再經過幾年時間的實踐科儀磨練,或可「登小座」,拜請一名高功法師為「傳經師」,傳授涉及度亡儀式的符咒、手印等秘法,最終正式成為濟煉幽科中的高功法師。有些經生參與誦經十多年,也未可登小座得以加持。因為除了後天的個人努力之外,先天的唱歌天賦、聲線、曲調感等需要一併考慮。

除此以外,壇場內會有人專職敲打鑼、鼓和吹奏笛、嗩吶等樂器。使用鐘、鼓、鑔法器崗位有時候由受過專門訓練的經生擔任,而管樂和絃樂樂器則主要由職業樂師擔任。這些職業樂師通稱為「醮師」(或作「醮司」)。他們並非道士,但長期在道壇工作,熟知儀式程式和內容,因此在演奏之外,亦參與壇場工作。

壇場佈置

典型的五老壇排班。

現今香港大多數道堂布壇都類似。「五老壇」是香港道壇中最常見的神壇佈置,用以舉行拜懺、讚星禮斗、早晚課,乃至於神誕朝賀禮儀。五老壇的佈置簡潔,正前方供奉主神畫像,而壇場以五張方型供桌擺成梅花形,桌上按行儀所需可能會供放五方五老天君聖像,象徵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經生於五老壇內行儀時,多以兩至三名分列各方供桌,由肅立正中的主科帶領,誦經演法。這個形式與廣州珠江三角州的道堂傳統一致。

主要特徵

由於傳承關係直接,而在早期經懺師資主要集中於幾位資深道長,因此現今全香港各宮觀所運用的經韻音樂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某些地方有大同小異的分別。香港道教音樂自廣東傳入後,在幾十年的傳承過程中,受香港地域文化中諸如粵曲、粵劇、廣東小曲以及儒、釋等其他宗教音樂的影響,現已形成了一種具有香港地方特色的道教音樂。這些特點具體可從經韻(聲樂)和器樂兩方面說明。在「聲樂」方面,可按朗讀和吟唱的方法分為「朗誦式」、「吟誦式」、「吟唱式」、「詠唱式」等不同形式;在器樂方面,擔任演奏樂器的醮師或經生按儀式狀況演奏符合規範的過場音樂、牌子樂等。


經韻音樂

它伴隨於經文內容並貫穿於各類科儀之中。在唱誦時,主科與二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多數經韻均由兩者起腔,所以腔調、速度,以及某些可用多首曲調唱誦的經文,在臨場選擇曲調時都由二手於瞬間決定。同時,二手和三手分別敲擊木魚和磬,以控制經韻節奏。至於音樂型態,可以概括分為「朗誦式」、「吟誦式」、「吟唱式」、「詠唱式」四類。

  • 朗誦式:是一種按照自然語言聲調而略為戲劇化了的經韻式音樂,韻曲的旋律材料基本上集中在幾個音上。各種禮讚神仙的寶誥即以這個方式朗誦,例如《呂祖寶誥》:「至心皈命禮。玉清內相,金闕選仙。化身為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黃樑夢覺,忘世上之功名。寶劍光騰,掃人間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無求不應。黃鵠磯頭留聖跡,玉虛殿內煉丹砂。存芝像於山崖,顯仙蹤於古洞。闡法門之香火,作後嗣之梯航。大聖大慈,大仁大孝,開山啟教,玄應祖師,天雷上相,靈寶真人,燮元贊運,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 吟誦式:吟誦式的韻曲,一般唱時只伴用鐘、鐺、木魚、鐃鈸等法器,可再分成有節拍的吟誦和無節拍的吟誦。有節拍的吟誦沿用一個起伏不大的旋律反復吟誦,隨歌詞聲調的不同而在旋律重複時有細節上的變化;無節拍的吟誦可以再分為以固定旋律型為基礎的反復吟誦,和較為隨意性的吟誦。總括來說,吟誦式的韻腔旋律性較弱,是以近語言性音調沿著五聲音階框架,一字一音(句尾拖腔除外)進行的經韻音樂,句末結束落音趨規範化,同於經咒、吟中帶唱的韻曲等。在此類內,同於高功的法師領唱或獨唱的韻曲,其曲調旋律性相對較強。另一種用於道教齊唱、或法師與道班輪唱的韻曲,其曲調旋律相對性的較更接近語言的自然聲調。這類例子有〈淨心神咒〉:「太上臺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 吟唱式:吟唱式的韻曲,旋律精簡,呈公式化句式結構,少拖腔,在敘述性和歌唱性之間(似念似唱),以歌詞的四、五、六、七、八、九言字陣列成上下句結構而形成的四言五拍句、六言七拍句、八言九拍句、九言十拍句等詞、樂句式。這類例子如稱揚三官大帝聖號所唱的「上元賜福──中元赦罪──下元解厄天尊。」
  • 詠唱式:詠唱式的韻曲,是一種旋律性強,調式調性明確的道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懺儀中常見的懺腔,懺腔的特色是節奏快、底板少,一個懺腔可以使用不同懺本的朝禮,或者同一朝禮文字可以配搭不同的懺腔曲調。這類例子如《太上玄門早課》中的〈淨壇〉:「琳琅振響,十方肅清。河海靜默,山嶽含煙。萬靈鎮伏,招集群仙,天無氛穢,地無妖塵。冥慧洞清,大量玄玄。」〈祝香神咒〉:「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斾臨軒。弟子關告,徑達九天。」〈靜心〉:「真心清淨道為宗,臂彼中天水月同。淨掃浮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上藥身中神氣精,人人具足匪虧盈。能知混合回風道,金鼎黃芽日日升。」《呂祖無極寶懺》中的「至心朝禮,神貫日烏,純陽妙道天尊。至心朝禮,精凝月兔。冰壺煉炁,純陽妙道天尊。至心朝禮,星劍騰輝。功修紫籙,純陽妙道天尊。至心朝禮,法顯蓉城。不私大道,純陽妙道天尊。」等等。

另外,也有吟誦、詠唱和吟誦、吟唱混合連用的韻曲。部分韻曲的曲調唱腔頗有粵語體系所流行的地方特色,如「上雲梯」、「孟姜女」、「送情郎」、「剪剪花」、等。


器樂

除了經生、道眾唱誦之經韻外,器樂在香港道教音樂中有其獨特的一面。在經韻唱誦之中加入樂器跟腔伴奏,是器樂音樂的主要部分。另外,在道眾舉行儀式登壇之前,醮師或經生敲擊鼓、鑔;儀式進行過程中道眾只有法術動作而無經文誦唱的空檔期間,醮師或經生用笛或嗩吶等樂器演奏的曲牌等,也是器樂音樂的重要內容,這些伴奏經韻所演的器樂曲,包括有民間小調、粵曲曲牌或佛教音樂等多種音樂。

通常來講,香港道堂的經懺唱誦沒有準調啟腔的傳統和習慣,一般都是臨場由主持科儀的主科、二手或三手領腔起首,眾經生隨之應合跟進。在領腔起首,眾人應合的短暫時間之內,負責該儀式演奏樂器(通常是嗩吶、笛或是喉管)的醮師或經生要迅速地找到唱誦之韻曲的調門加入伴奏。有經驗的醮師或經生都掌握這一「找調」技巧,外人會完全覺察不到。

上述這種傳承方法,形成了香港道教音樂的一個特徵,即由道眾唱誦的經韻因傳承途徑單一,各道堂音樂具有共通性。醮師的傳承系統具有個性特徵,因師承關係不同,除跟腔伴奏由於「腔」已固定不可改變外,其他伴奏部份,醮師會配合儀式場景奏樂拍和,使得香港道樂於經懺之外的音樂具有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

器樂樂器的組合,香港全真道堂沒有硬性規定。一般來說,傳統上吹奏樂器包括嗩吶、笛子、喉管;打撃樂器有鼓、鈸、鑼等。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全真道觀逐漸把絲竹樂器納入器樂演奏,以增強其「藝術性」。這個趨勢也見於香港的全真道觀內,例如青松觀和蓬瀛仙館的道樂班都有各類絲竹樂器。科儀中運用的器樂曲牌,可長可短,如「大開門」、「小開門」、「一錠金」等,多由幾個短小樂句組成,靈活迴圈重複變奏,以配合儀式動作的需要。


法器

香港全真道堂經師施演道教科儀時,需要運用不同的器物以作行儀演法,並將之通稱為「法器」。當中包括:

  • 法劍:在度亡儀式中,高功法師依道法用法劍打開酆都地獄的關卡,讓亡魂可以出離地獄到人間聞經聽法。
  • 水盂:水盂是潔淨壇場用的法器。高功法師依道法將水盂中的凡水變成法水,然後一邊誦唸〈淨天地神咒〉,一邊以柚子葉潑灑法水潔淨壇場。
  • 木魚:敲打板式用的法器,用木槌敲擊中空的魚身發聲。在度亡儀式中,一般由監齋法師(俗稱「三手」)負責木魚,與負責鐺子的都講法師(俗稱「二手」)互相配合,掌握經韻的節拍與速度。
  • 引磬:由磬體和磬柄組成的法器,用棒敲擊磬體發出聲響。它的一個作用是在儀式稱頌神明聖號時以示尊敬,另一個作用是在禮拜神明時以磬聲作引導,使到全體法師的動作能夠整齊一致。
  • 鐺子:與木魚是敲打板式用的法器,用小槌敲擊圓形銅片發聲。在度亡儀式中,一般由都講法師(俗稱「二手」)負責鐺子,與負責木魚的監齋法師(俗稱「三手」)互相配合,掌握誦經的節拍與速度。
法劍
水盂
木魚
引磬
鐺子


服飾

道教是中國傳統的本土宗教,道士行儀時的衣冠亦承襲傳統服飾,並有著明顯的道教文化意涵。壇場上不同崗位的人員衣飾皆有分別,行儀的經師亦會因應儀式的種類而穿著相應的服飾。

  • 高功法衣(鶴氅):高功法師專用法衣的刺繡比其他壇眾所穿的華麗斑斕。以鶴氅為例,會用紅色真絲大緞作面,以彩色絲線及金線在正面及背面繡上圓形的仙鶴圖案,及在衣領、袖口及下擺的邊沿繡上暗八仙。
  • 慈航帽:高功法師主持《先天斛食濟煉幽科》時專用的帽子。高功法師在代表神明講經說法時,會在帽前繫上蓮瓣狀的五老冠。冠上五片蓮瓣分別繡有五方五老帝君形象。
  • 雲鞋:高功法師專用的鞋子,因為鞋面繡有雲紋圖案,故稱為雲鞋。圖中的雲鞋與鶴氅一樣以紅色為主色,配成一套。
  • 百家衣:又稱百衲衣。原意是指僧、道所穿用殘舊布料縫合製成的衣服,後來在香港演變成高功施演《關燈散花科》的專用法衣。道教寶誥便描述薩守堅天師「身披百衲伏魔衣,手執五明降鬼扇」。
  • 莊子巾:又稱沖和巾、南華巾,名稱寓意戴此巾的人可像南華真人莊子一樣無拘無束,超凡脫俗。莊子巾下部為方形,上部成三角形,狀如屋頂。帽前正面鑲有帽正,便以調正帽子,亦以象徵品性端正。
高功法衣
慈航帽
雲鞋
百家衣
莊子巾


重要價值

  1. 香港道教全真科儀音樂傳承自廣東地區原有的傳統,但又有所變化和創新,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地方傳統,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在香港發展的重要特色。縱使香港社會匯聚了中國與西方文化,但廣泛的香港市民仍然會選擇道教科儀為他們自身祈福與超度亡者。因此,香港道教全真科儀音樂並不單純是一種文化觀賞藝術,更具有廣泛的實用性質與宗教實踐,是體現道教宗教關懷的精華。它的傳承和特徵,也可以說是香港歷史、社會和文化發展的一個寫照,亦是道教文化在香港勃發生機的重要證明。
  2. 由於與道教實踐及中國音樂有著緊密關係,香港學術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亦逐步展開對香港道教全真科儀音樂的研究。往後出版了一系列從宗教學與音樂學進路研究的學術著作,體現了它豐富的學術價值。
  3. 香港道教全真科儀音樂亦保留了傳統廣東樂曲演唱的腔調與器樂演奏的合演,是廣東地區音樂的延伸。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