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三年造像碑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下元三年造像碑,是道、佛混合造像碑,紀年有誤,從風格估計可能造於隋代開皇四年(584年),原豎立於臨潼櫟陽鎮南門外,1981年移入臨潼市博物館。

造像內容

此像上小下大,略呈梯形,為164 x 71 x 29公分,四面造像。

正面(南面)

碑之正面,龕內造像為一坐像二脅侍。坐像頭有肉髻,作施無畏、與願印,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結跏趺坐,跣足。衣裾垂覆至龕外,應是佛像。二脅侍均頭戴花冠,著菩薩裝,披巾交叉於腹部,手持一物似蓮蕾,右侍者左手提一淨水瓶,跣足,均為菩薩像。除主像三尊為浮雕外,碑面其他圖像均為線刻。龕楣為火焰紋,其上一橫框內有十二名持蓮比丘半身像,上為帷帳紋。龕下正中為一香爐,由力士托舉,左右二獅,周圍是蓮池,內刻茂密的荷葉與蓮花,左側還有山巒和鹿。

龕下的主要供養人有「邑師申屠法達(身旁懸一鐘)、邑師劉惠意、邑師僧略、邑師曇榮」,蓮池左邊跪一手持長柄香爐的比丘,題「比丘僧眾」,後有一供養人,題「香火來雙好」。以下均為供養人像,共分五層,每層十人。第一層有「南面像主王進薑」等,可知此面為南,即碑之正面。以下有磨呵大檀越主、像主、邑主、化主、唯那、香火等人名(略)。供養人則均戴冠、著寬袍大袖。

背面(北面)

碑之背面,主龕亦為尖拱龕,內造道像三尊,主像頭戴道冠,腮及頜下有鬚,穿雙層道袍,內繫腰帶。左手向下,右手持麈尾,衣裾垂覆至龕外,跣足。二脅侍雙手捧笏於胸前,著寬袖大袍、方頭履,頭戴道冠。龕楣為變形的火焰紋,其上亦有十五個持蓮供養比丘(?)半身。其上是帷帳紋。龕左右各立有一位戴籠冠的供養人像。龕下正中為香爐,左右二獅護衛。香爐旁及下方亦為蓮池,布滿荷葉蓮花,還有一猴及二鳥。蓮池左右的供養人有磨呵大檀越主、像主、邑主等人名(略)。

左面(東面)

碑左側(東面),上部開一龕,內有一立像,戴方形道冠,左手持物向下,似為麈尾,右手持物向上,似為花蕾。頦下有線刻鬚髯,胸前有一桃形圖案,上劃有十字。腳趾未分,應是著方頭履。為道像。圓弧形龕楣飾有火焰紋,其上有一宮殿,左右屋角各立一隻大鳥,前刻有大門和窗。屋外左右各立一比丘,持一蓮,著右袒袈裟。龕左右亦有二線刻戴冠供養人。龕下有供養人像五層(略)。下為發願文

夫形☐生兮,自然至真……/難側形易是矣。當今聖陰雖……/靈澤減同哈生體善。是以諸邑……/季味體道靈機☐割家珍,故能建大福於/遷載之。下元三年歲次甲辰朔八月十五日,/仰為諸邑子等崇建靈(?)像四面真容,二聖☐像/曜秦土,懷(?)外通一。上願皇帝天子、王/……願先師、七世所生父母/……常居福地,早成佛道。

右面(西面)

兩碑側各有一龕,均為立像。其右側(西面),立像有螺髻,作施無畏印及與願印,跣足而立,是立佛。龕楣為火焰紋,上有持蓮比丘七身。再上是帷帳紋。龕下有力士托香爐、雙蹲獅,蓮花盛開。下部有供養人五層(略)。

造像特點

此碑資料首次發表時,曾被認為是全然的唐代佛教造像碑,據現時分析則碑南、西面為佛,北、東為道,佛道參半,不過碑中文字沒見「道士」、「道民」的稱謂,龕楣上的線刻半身像都是光頭的比丘形。

此碑中有供養人拓王明朱等拓王氏十四人,是一個較大的家族。拓王氏,本為樂浪高麗族,後徙武川,北魏南遷洛陽後一般改姓王氏,隋大司徒王誼即為此族。據此碑可知,當時還有一些拓王氏沿用本姓。

此碑發願文中的「下元三年歲次甲辰」當為造像時間,但紀年有誤。按歷史上並無「下元」這個年號,或認為是唐高宗年號「上元」(674年-676年)或唐肅宗年號「上元」(760年-761年)之誤,但唐高宗上元三年歲次「丙子」,而唐肅宗上元則只有兩年,暫不可解。歲次「甲辰」則可作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隋代開皇四年(584年)。按此碑側面立像龕的建立、碑額繁密的線刻帷帳紋圖案,都是西魏至隋初流行的樣式,整體則接近北周風格。隋代開皇四年距前朝不遠,可估計此碑是當年之作。

參考資料

  • 李淞:〈關中及北方的隋代道教造像:中國道教雕塑述略之二〉,《雕塑》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