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三年造像碑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下元三年造像碑,是道、佛混合造像碑,纪年有误,从风格估计可能造于隋代开皇四年(584年),原竖立于临潼栎阳镇南门外,1981年移入临潼市博物馆。

造像内容

此像上小下大,略呈梯形,为164 x 71 x 29公分,四面造像。

正面(南面)

碑之正面,龛内造像为一坐像二胁侍。坐像头有肉髻,作施无畏、与愿印,著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跏趺坐,跣足。衣裾垂覆至龛外,应是佛像。二胁侍均头戴花冠,著菩萨装,披巾交叉于腹部,手持一物似莲蕾,右侍者左手提一净水瓶,跣足,均为菩萨像。除主像三尊为浮雕外,碑面其他图像均为线刻。龛楣为火焰纹,其上一横框内有十二名持莲比丘半身像,上为帷帐纹。龛下正中为一香炉,由力士托举,左右二狮,周围是莲池,内刻茂密的荷叶与莲花,左侧还有山峦和鹿。

龛下的主要供养人有“邑师申屠法达(身旁悬一钟)、邑师刘惠意、邑师僧略、邑师昙荣”,莲池左边跪一手持长柄香炉的比丘,题“比丘僧众”,后有一供养人,题“香火来双好”。以下均为供养人像,共分五层,每层十人。第一层有“南面像主王进姜”等,可知此面为南,即碑之正面。以下有磨呵大檀越主、像主、邑主、化主、唯那、香火等人名(略)。供养人则均戴冠、著宽袍大袖。

背面(北面)

碑之背面,主龛亦为尖拱龛,内造道像三尊,主像头戴道冠,腮及颌下有须,穿双层道袍,内系腰带。左手向下,右手持麈尾,衣裾垂覆至龛外,跣足。二胁侍双手捧笏于胸前,著宽袖大袍、方头履,头戴道冠。龛楣为变形的火焰纹,其上亦有十五个持莲供养比丘(?)半身。其上是帷帐纹。龛左右各立有一位戴笼冠的供养人像。龛下正中为香炉,左右二狮护卫。香炉旁及下方亦为莲池,布满荷叶莲花,还有一猴及二鸟。莲池左右的供养人有磨呵大檀越主、像主、邑主等人名(略)。

左面(东面)

碑左侧(东面),上部开一龛,内有一立像,戴方形道冠,左手持物向下,似为麈尾,右手持物向上,似为花蕾。颏下有线刻须髯,胸前有一桃形图案,上划有十字。脚趾未分,应是著方头履。为道像。圆弧形龛楣饰有火焰纹,其上有一宫殿,左右屋角各立一只大鸟,前刻有大门和窗。屋外左右各立一比丘,持一莲,著右袒袈裟。龛左右亦有二线刻戴冠供养人。龛下有供养人像五层(略)。下为发愿文

夫形☐生兮,自然至真……/难侧形易是矣。当今圣阴虽……/灵泽减同哈生体善。是以诸邑……/季味体道灵机☐割家珍,故能建大福于/迁载之。下元三年岁次甲辰朔八月十五日,/仰为诸邑子等崇建灵(?)像四面真容,二圣☐像/曜秦土,怀(?)外通一。上愿皇帝天子、王/……愿先师、七世所生父母/……常居福地,早成佛道。

右面(西面)

两碑侧各有一龛,均为立像。其右侧(西面),立像有螺髻,作施无畏印及与愿印,跣足而立,是立佛。龛楣为火焰纹,上有持莲比丘七身。再上是帷帐纹。龛下有力士托香炉、双蹲狮,莲花盛开。下部有供养人五层(略)。

造像特点

此碑资料首次发表时,曾被认为是全然的唐代佛教造像碑,据现时分析则碑南、西面为佛,北、东为道,佛道参半,不过碑中文字没见“道士”、“道民”的称谓,龛楣上的线刻半身像都是光头的比丘形。

此碑中有供养人拓王明朱等拓王氏十四人,是一个较大的家族。拓王氏,本为乐浪高丽族,后徙武川,北魏南迁洛阳后一般改姓王氏,隋大司徒王谊即为此族。据此碑可知,当时还有一些拓王氏沿用本姓。

此碑发愿文中的“下元三年岁次甲辰”当为造像时间,但纪年有误。按历史上并无“下元”这个年号,或认为是唐高宗年号“上元”(674年-676年)或唐肃宗年号“上元”(760年-761年)之误,但唐高宗上元三年岁次“丙子”,而唐肃宗上元则只有两年,暂不可解。岁次“甲辰”则可作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隋代开皇四年(584年)。按此碑侧面立像龛的建立、碑额繁密的线刻帷帐纹图案,都是西魏至隋初流行的样式,整体则接近北周风格。隋代开皇四年距前朝不远,可估计此碑是当年之作。

参考资料

  • 李淞:〈关中及北方的隋代道教造像: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二〉,《雕塑》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