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黃庭內景五臟六腑真人玉軸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上清黃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軸經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典 |涵芬樓本冊數=1050 |新文豐本冊...')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23
 
|中華道藏冊數=23
 
}}
 
}}
'''上清黃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軸經''',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當為唐宋間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藝文略》均著錄「黃庭五藏導引玉軸經一卷」,當即此書。今本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經乃[[元始天尊]]授[[黃帝]],以行氣吐納之術,論述五臟六腑補瀉之道。書分肺、心、肝、腎、脾、膽六節。每節先列舉臟腑圖像,然後注明臟腑吐納補瀉方法及臟器生理、病理。如肺臟圖,注稱:「治肺與用咽,咽為瀉,吸為補。」又詳論肺臟方位,顏色、髒象、神主、功能、肺疾症侯及治療原理,方法等等,其餘心裡等臟腑皆與此類似。本書所述臟腑理論和吐納補瀉方法,與《[[雲笈七籤]]》卷十四所收《[[黃庭遁甲緣身經]]》基本相同,又與唐人[[胡愔]]所撰《[[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大同小異 ,蓋皆為唐人所撰
+
'''上清黃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軸經''',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當為唐宋間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藝文略》均著錄「黃庭五藏導引玉軸經一卷」,當即此書。今本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經乃[[元始天尊]]授[[黃帝]],以行氣吐納之術,論述五臟六腑補瀉之道。書分肺、心、肝、腎、脾、膽六節。每節先列舉臟腑圖像,然後注明臟腑吐納補瀉方法及臟器生理、病理。如肺臟圖,注稱:「治肺與用咽,咽為瀉,吸為補。」又詳論肺臟方位,顏色、髒象、神主、功能、肺疾症侯及治療原理,方法等等,其餘心裡等臟腑皆與此類似。本書所述臟腑理論和吐納補瀉方法,與《[[雲笈七籤]]》卷十四所收《[[黃庭遁甲緣身經]]》基本相同,又與唐人[[胡愔]]所撰《[[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大同小異。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3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3頁。
[[Category: 正一部]] 
+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養生]]
 
[[en: Precious Scroll of the Zhenren on the Six Receptacles and Five Viscera of the Yellow Court of Shanqing]]
 
[[en: Precious Scroll of the Zhenren on the Six Receptacles and Five Viscera of the Yellow Court of Shanqing]]

2013年8月24日 (六) 16:32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上清黃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軸經
編  著: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正一部 典字號
涵芬樓本第1050冊
新文豐本第56冊
三家本第34冊
道藏提要:編號1390
中華道藏:四輔真經太清攝養經
第23冊
 

上清黃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軸經,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當為唐宋間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藝文略》均著錄「黃庭五藏導引玉軸經一卷」,當即此書。今本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經乃元始天尊黃帝,以行氣吐納之術,論述五臟六腑補瀉之道。書分肺、心、肝、腎、脾、膽六節。每節先列舉臟腑圖像,然後注明臟腑吐納補瀉方法及臟器生理、病理。如肺臟圖,注稱:「治肺與用咽,咽為瀉,吸為補。」又詳論肺臟方位,顏色、髒象、神主、功能、肺疾症侯及治療原理,方法等等,其餘心裡等臟腑皆與此類似。本書所述臟腑理論和吐納補瀉方法,與《雲笈七籤》卷十四所收《黃庭遁甲緣身經》基本相同,又與唐人胡愔所撰《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大同小異。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