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三元日中以上元、中元為大節。上元節的宗教活動和民俗活動主要在夜間舉行,又稱元夕、元宵。道教以上元為賜福天官誕辰,在民間以放燈、鬧元宵的民俗來慶賀,形成以娛樂、祈祥為主的歲時節日。屆時道觀中例行設齋慶賀上元天官誕辰,民眾多前往廟觀燒香祈福。夜間依例上燈,並舉行民間各種文藝、雜技演出。元宵節各地且盛行吃湯團,稱為吃元宵。

習俗的起源

唐初歐陽詢等所編的《藝文類聚》卷四稱:「漢家以望日祀太一,從昏時到明。今夜游觀燈,是其遺跡。」太一原是楚地神靈,祠太一,是漢武帝為了求神仙而讓方士搬到宮中的。太一神後來也被道教所吸收。因此元宵張燈的習俗,是與道教前身方仙道及道教的活動直接相關的。特別是正月十五定為天官賜福天尊的生日,張燈與慶祝天官生日聯繫在一起,在「天官賜福」的口彩下,元宵更增添了歡樂氣氛。

順便說一下,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也曾企圖對元宵節施展自己的影響。唐玄宗時編的《初學記》引《涅槃經》云:「如來荼維(按:即火化)乞,收舍利罌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樂,繞城步步燃燈十二里。」漢明帝遣使求法,回來告知此事,明帝遂下令十五夜放燈金吾不禁。其實這一說法是很靠不住的。「天人散花奏樂」云云本來是後代僧人對佛祖逝世的美化之辭,並非歷史事實。至於漢明帝遣使求法,其事真假難定,傳說中求來的《四十二章經》,實際只是一種經抄,決非印度原本。當時佛教初入中國,只是被當成一種方術,沒有多高的地位,不可能有那麼大的能耐可以打動人主下令改變風俗, ─ 須知,中國古代認為風俗關乎教化,也關係到國家興亡,是不能亂來的。再說,如來逝世的日期是在臘月,與正月也扯不上甚麼關聯。當然,佛教企圖進入元宵節的努力,對於元宵的熱鬧也還是增加了一些助力,使這一節日成為信道、信佛的人士都有興趣的節日。

正月十五張燈的習俗,相沿已久。到了北魏,道教的上元節已經定型,上元張燈也由之固定下來。隋唐時代,元宵節張燈,達到十分興盛隆重,而且燈的質量不斷提高,娛樂活動日益豐富多采,並且一直沿襲至於近代。

元宵張燈,直至宋代仍在內容上體現著道教的本色與佛教的參與。這表現在燈采中多演示神仙故事,也間有佛菩薩出場。孟元老《東京夢華錄》[1]、宋.吳自牧《夢梁錄》卷一[2]都提及當時首都的燈采:「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之辰。昨汴京(北宋京城開封)大內前縛山棚,對宣德樓,悉以彩結山沓,上皆畫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結文殊、普賢,跨獅子白象,各手內五道出水,其水用轆轤絞上燈棚高尖處,以木柜盛貯,逐時放下,如瀑布狀。又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這種燈采顯然具有佛道兩教的痕跡。

元宵張燈不僅是一般地觀燈,同時也是民間娛樂的大集萃。還在宋代,杭州城在「家家燈火,處處管弦」的夜景中,各式表演一應俱全。「姑以舞隊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鮑老、胡女、劉袞、喬三教、喬迎酒、喬親事、焦錘架兒、仕女、杵歌、諸國朝、竹馬兒、村田樂、神鬼、十齋郎,各社不下數十。更有喬宅眷、旱龍船、踢燈、鮑老、駝象社。官巷口、蘇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裝鮮麗,細旦戴花朵口肩、珠翠冠兒,腰肢纖裊,宛若婦人。府第中有家樂兒童,亦各動笙簧琴瑟,清音嘹亮,最可人聽、欄街耍戲,竟夕不眠。」這些娛樂形式,有的已經不易弄清其詳。大要說來,是以歌舞、雜技和戲劇為基本內容。其中所謂「喬」,是指裝扮。家樂童兒,是富家養在家中的歌舞樂隊或者演員。到了明清時代,又盛行焰火。清代,顧裕《清嘉錄》卷一說,元宵節時,蘇州「各鄉社廟,或放焰火,有集數十架後庭,次第傳爇(ruo4,又re,點燃),媚神以為樂者。」從這些記載看,元宵本意在紀念宮中祀太一故事,後世的主要內容是慶祝天官誕辰,但實際的用意卻是以「媚神」的名義來娛人。這種傳統一直保留至於今,每屆元宵,便成了燈的盛會,民間娛樂活動的展覽,全民歡度的良宵。

註釋

  1. 記北宋故事風俗
  2. 記南宋都城故事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