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道教服元氣的方法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7月3日 (五) 11:36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在隋唐道教的服氣思想中非常強調服元氣、內氣和內元氣,即要求人們保持自身體內的元氣勿泄,惜精握固,以求長生。因為人稟一元之氣而生成,元氣為人之本根,守住此本根,則可得道,而堅守本根的方法就是服元氣、內氣。《尹真人服元氣術》說:「夫人身中之元氣,常從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滿丹田,丹田滿即不飢渴,不飢渴蓋神人矣。是故人之始胎,不飲不啄,故無出入息,即元氣復,元氣復即長生之道機也」。能夠使元氣不泄露到人體之外,如人之胎兒狀態,便得到長生之道的契機。可見服元氣或內氣的一個總的方法或者說總原則就是保守自身元氣,令之勿泄。

服元氣的具體方法

第一

服元氣先須澄其心,令無思無為,恬淡平靜。出息任其自然而出,未至半口鼻俱關,徐徐而已,氣即上行,舉首以聲咽之。仰息左,伏息右,以氣送通下胃氣,或以意引氣送之至胃,轉下流至丹田,又從容如初咽下。咽下餘息,息即丹田不隔,丹田不隔即入四肢,以意運行即流佈。大抵氣不出於玄牝,但令通流,須出皆須調適,不得粗喘。如果隔氣未達丹田,雖欲強為,終難致。故初服者多防滿,但資少食,必在勤行。勤心行即氣自流轉,自然之功著。這就是飲自然以御世,朝神入微,始於三五,成於七九。用仰勢法低枕臥,縮兩肩兩膝,伸兩手,著兩肋。用伏勢法以腹著床,以被支胸,手足並伸。其仰咽即令氣從左下,伏咽令氣從右下。咽氣之時,皆令作聲,有津液來亦須別咽,乃須出息,若用入息即生風隨入,不可不慎之。咽氣中間,即別任意休息,待心喘俱定,然後可以復為之。初用氣時,必須安穩坦然無事,氣則流通,若心有所拘,即窒寒不流注。初學者先覺胃中防滿,噫氣不休,但少食為之,即覺通於生臟,後自覺到丹田,然後始覺氣周行身中,身中調暢,即神明自然致矣。

第二

服元氣於氣海。氣海是受氣之初,傳形之始,當臍下三寸。嬰兒誕育時,惟臍帶與母胞相連,其帶空中如管,則傳氣之所形,從此漸凝結。人欲長生,必修其本,人不知其根本,外求修助,萬無一成。氣海與腎相連,屬壬癸水,水歸于海,故名氣海。氣以水為母,而水為陰,陰不能單獨生成,必與陽相配。心屬南方丙丁火,是盛陽之主,既知氣海,以心守之,陽下臨,陰上報,因此化為雲霧,蒸薰百骸九竅,無所不達。凡氣困者,身皆有疾,沉結在內,或醫藥不能療,尤須精誠摒去外想,閉氣於氣海。以手於臍下候之,氣應之候沖容,如喘如觸,或鳴或痛,如掣如物,動於掌下,亦須靜候之,兼以目下注。是陽氣照陰,陰氣騰上,又能為津液,如此久久,鼻中喘息,都無出入喉,覺氣海中時動用耳。每用氣後,必須微調息使散,若不散,他日為瘡腫,終不為佳。

第三

茅山賢者服內氣訣。側臥,右肋著地,微縮兩足,著頭向南,面東,兩手握固,傍腮邊。閉取內氣,極力開喉咽之,如此七咽,一吐氣。若病時服氣,一咽兩咽一吐,然後七咽一吐氣。又調息,令出入氣均,依前又咽,都四十咽,然後起坐練之。豎膝坐,兩手相叉抱膝,閉氣鼓腹二七或三七,氣滿即吐,更調息,特不得令喘粗。調訖,又閉氣二七或三七,一吐氣,使腹調適乃休。或汗出,頭足皆熱,此氣遍,即當飽滿,三關百節,宣通暢適。舊經皆存想,死為煩勞,卻使心意難行。服氣本於胎息,但無思念,自合元化之功。常法︰能愛精握固,閉氣吞液,則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液,液化為骨。常行之不倦,精神充滿。

第四

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法。服內氣之妙在於咽氣,世人咽外氣以為內氣,不能分別,吐納之士宜審而為之,或無錯誤。人稟天地元氣而生身,身中自分元氣而理,每咽及吐納則內氣與外氣相應,自然氣海中氣隨吐而上,直至喉中。但喉吐極之際,則輒閉口連鼓而咽之,令郁然有聲,汩汩然從男左女右而下,納二十四節,如水瀝瀝,分明間之。如此則內氣與外氣相顧,皎然而別。以意送之,以手摩之,令速入氣海。

服氣煉形,稍暇入室,脫衣散髮,仰臥展手,勿握固,梳頭令通,垂席上布之,則調氣咽之。咽訖,便閉氣,候極,乃冥心絕想,任氣所之,悶即吐之,喘息即調之。候氣平又煉,如此十遍即止。初服氣之人未通有暇,漸加一至十,候通,漸加至二十至五十,如全身出汗是其效。安心和氣,且臥勿起沖風。這是老延年的良術。

委氣之法,體氣和平,身神調暢,無問行住坐臥皆可為之。但依門戶調氣,或伸於床,或兀然而坐,無神無識,寂寂沉沉,使心同太空。因而調閉,或十氣二十氣,須任氣不得與意相爭,良久,氣當從百毛孔中出,不復口吐。

第五

在強調服元氣的同時,隋唐道教服氣也很重視胎息法,實際上此法和服元氣術休戚相關,服元氣時多運用之。《雲笈七籤》卷五十八記載了《胎息精微論》、《胎息根旨要訣》、《胎息雜訣》、《胎息口訣》,卷六十記載了《服氣胎息訣》、《胎息經》,專講胎息。另外散見於諸家氣法中也有不少是關於胎息的。這也是當時道教服元氣的一大特徵。

甚麼叫胎息?《延陵君修養大略》說︰「人能依嬰兒在母腹中自內氣,握固守一,是名曰胎息」。《胎息口訣》說︰「久久行之,口鼻俱無喘息,如嬰兒在胎以臍通氣,故謂之胎息」。《胎息雜訣》認為︰「胎息者,然內外之氣不雜,此名胎息」。《胎息根旨要訣》指出︰「古修胎息者,尋其所著,皆未達于玄門,據其文字所陳,悉皆互有得失。或云無氣是胎,閉氣不喘是息,各執一門,未有所趣,迷誤後學」。「胎息者,是天地陰陽二氣,初結精之氣,氣結而為形。形既成立,則精氣光凝為雙瞳子,雙瞳子者,即父之精氣,號為純陽之精,故能鑒視萬物。又受母之陰氣而成玄牝者,即口鼻也。是知形為受氣之本,氣為成形之根,則此二氣為形之根蒂者也。根蒂既成,則能隨母呼吸,綿綿十月胎體成而生。故修養者效之。夫云復其根本,此胎息之要也。」可見道教內對此解釋有所不同,但以嬰兒在胎內內的呼吸狀態作比喻是一致的。

胎息的具體方法也各有主張。《胎息精微論》說︰「凡胎息服氣,從夜半後服內氣,七咽。每一咽既調氣六七息,即更咽之,每咽如水流過,坎聲是氣通聲也。直下氣海中凝結,腹中充滿如含胎之狀,氣從有胎中息(氣海中有氣充,然後為胎息之道)。氣成,即清氣凝為胎,濁氣而出(散從手足及髮而出)。胎成,即萬疾自遣,漸通仙靈。」凡服氣之時,須關節通,胃海開,納元氣。固納畢,即關節還閉,徐徐鼻出,納外氣,自然內外不離,胎中氣亦不出。但潛屈指數息,從十至百數,從一百至二百三百,此為小通,即耳目聰明,百病皆愈。若抑塞口鼻,擬習胎息,殊無此理。口鼻氣既不通,即畜損臟腑,有何益哉?凡餌內氣,用力寡而見功多,惟在安神靜慮,不煩不擾,則氣道疏暢,關節開通,內含元和,終日不散。從夜半後服七咽,即閉氣,但內氣不出,鼻口常徐徐出納,外氣內氣都不相雜,至五更又服七咽,平旦又服七咽,都二十一咽止。若休糧者即不限此數。肚空即咽內氣,咽內氣常滿自無飢渴。初以小難,久而習慣,自然內外之氣不相混雜,漸漸關節開通,毛髮疏暢,氣自來往,亦不假鼻中徐徐通外氣也。胎息之妙窮於此。

《胎息雜訣》介紹了兩種操作方法

  1. 徐徐引氣出納,則元氣亦不出。作功之人閉固內氣訖,鼻中微微通往來,便令不至咽喉而返,氣則逆滿上沖,不可抑塞,如此即徐徐放,令通暢。候氣調,即復閉之,切在徐徐鼻中出入,勿令至喉,極力抑忍為之,須臾,忽然自得,調暢內外泰矣,到此即千息亦不倦矣。胎息之妙,切在無思無慮,體合自然,心如死灰,形如枯木,即百脈暢,關節通。若憂慮百端,起滅相繼,欲求至道,徒費艱勤,終無成功。此道至微至妙,出塵之士方可為之,未離名利之間,徒勞介意。
  1. 咽氣滿訖便閉氣存想,意如流水,前波已去,後浪續起。凡胎息用功後,關節開通,毛髮通暢,即依此。但鼻中微微引氣,相從四肢百脈孔出,往而不返,後氣續到,但引之而不吐。切在於徐徐,雖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於喉中,微微而散,如此內氣亦不下流散矣。

《胎息口訣》介紹說︰「凡欲胎息,先須於靜室中,勿令人入。正身端坐,以左腳搭右腳上,解緩衣帶,徐徐按捺肢節,兩手握固於兩腿上,即吐納三五過,令勿結滯。滌慮清閑,虛心實腹,左右徐徐搖身,令臟葉舒展。」訖,即鳴天鼓三十六過,然後想眉間一吋為明堂,卻入二吋為洞房,入三吋為丹田宮(亦名泥丸宮)。次存中丹田,次存下丹田,次存五臟,從心起,遍存五臟六腑。存五臟中,各出本方氣,及三丹田中素云合為一氣,於頭後出,煥煥分光,九色上騰,可長三丈餘,想身在其中,此時即口鼻俱閉,心存氣海中,胎氣出入,喘息只在臍中,如氣急即鼻中細細放通息,候氣平,還依前用心存之,以汗出為一通,亦不限過數。如體熱悶,即心存氣遍身,出如飯甑中氣,此名滿息。再咽,洞觀形中五臟六腑及大小腹。綿綿不聞,經三十年以繩勒項,不令通氣亦不喘息,喘息常在臍中,水底坐經十日五日亦可。《胎息經》說︰「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這種方法與上引諸法皆不同,注重固守虛無養神氣,注重不動心。可見,諸家對胎息的認識並不完全一致,在具體操作中也各有主張。也可看出,胎息與服元氣在根本的方法上是一致的,隋唐道教服氣理論在強調服元氣的同時,申說胎息的重要是自然而然的。這也就是當時道教服氣的方法特徵。

道教氣功為中華養生文化的上乘精品,它積淀了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其中固不免有一些不合乎現代科學之處,但其主體部分仍不失為原始生命科學的結晶,是道教對中國古代科技技術的一大貢獻。這一貢獻,對當今人類的人體生命科學及醫療養生學的發展仍有巨大的借鑒價值,值得我們深入發掘,認真總結。隋唐道教注重服元氣並總結出一套方法,成為道教功演變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它接承漢魏南北朝道教氣功已有的成就推陳出新,總結提高,又為唐末五代及宋元內丹的崛起準備了修件,打下了基礎。這是一個從外丹轉向內丹的重要的過渡時期。隋唐道教服元氣的方法可以說是中華養生文化寶庫中的一大瑰寶。

參考資料

  1. 《雲笈七籤》卷58,《道藏》(台灣藝文本,下引同)第37冊第29742頁。
  2. 《雲笈七籤》卷58《尹真人服元氣術》,《道藏》第37冊第29742-29743頁。
  3. 《雲笈七籤》卷58《服元氣法》。《道藏》第37冊第29743-29744頁。
  4. 《雲笈七籤》卷58,《道藏》第37冊第29739-29740頁。
  5. 《雲笈七籤》卷60,《道藏》第37冊第29766-29770頁。
  6. 《雲笈七籤》卷59,《道藏》第37冊第29747頁。
  7. 《雲笈七籤》卷58,《道藏》第37冊第29746頁。
  8. 《雲笈七籤》卷58,《道藏》第37冊第29741頁。
  9. 《雲笈七籤》卷58,《道藏》第37冊第29741頁。
  10. 《雲笈七籤》卷58,《道藏》第37冊第29739頁。
  11. 《雲笈七籤》卷58,《道藏》第37冊第29741-29742頁。
  12. 《雲笈七籤》卷58,《道藏》第37冊第29745-29746頁。
  13. 《雲笈七籤》卷60,《道藏》第37冊第29772-297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