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 較舊編輯
較新編輯 →
道教音樂分類與形式
(檢視原始碼)
於 2008年11月9日 (日) 23:31 的修訂
增加 1,024 位元組
、
2008年11月9日 (日) 23:31
無編輯摘要
{{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分為由人聲唱誦的「聲樂」和由樂器、法器演奏的「器樂」兩種形式。道教內部對上述兩種形式有自己的慣有稱謂,稱聲樂形式為「韻」、「
[[
韻腔
]]
」、「韻子」等;稱器樂形式為「曲牌」、「牌子」等。在以上兩種形式中,因各自的運用場合和接受對象不同,[[聲樂]]部分又有「
[[
陰韻
]]
」、「
[[
陽韻
]]
」,[[器樂]]部分有「
[[
正曲
]]
」、「
[[
耍曲
]]
」之分。
== 聲樂 ==
=== 韻腔 ===
韻腔形式有獨唱、齊唱、散板式吟唱等,體裁包括「頌」、「讚」、「步虛」、「偈」等格式。頌、讚、步虛和偈,單一使用時,它是結構短小的分上下句式或起承轉合的四句式歌曲;若將某一曲調配上若干段不同的經文,便可構成大型的更複雜的曲式結構,運用這種一腔多用的組合變化手法,與經文念白、誦經、禹步等合用在法事中,根據法事情節需要,組合串聯各種頌、讚、步虛、偈等道曲,形成既有著千變萬化,卻又萬變不離其宗的聲樂唱誦形式。
=
== 陰韻與陽韻
=
==
陰韻是用於外壇齋醮的韻腔,多在「賑濟」、「放施食」等度幽薦亡的陰事道場中使用。陽韻是用於內壇祀典儀式中的韻腔,一般在殿堂內部唱誦,多在「朝聖拜斗」、「祈讓祝福」等陽事道場中使用。
==
正曲與耍曲
器樂 ==
=== 器樂形式 =
==
器樂形式中所使用的樂器,不同的宮觀和不同的流派有所不同。正一道所使用的樂器豐富,吹、拉、彈、打樂器俱全,演奏技法較為高超。全真道所用的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器(法器),部分宮觀加有少許管弦樂器,演奏形式較為單一,主要用作渲染道場氣氛,及為唱誦韻腔伴奏。
=== 正曲與耍曲 ===
正曲主要用於內壇陽事太平齋醮科儀及外壇陰事薦亡齋醮科儀程序進行的中間,在轉壇之際演奏。耍曲是吸收民間音樂發展變化而形成的曲牌,主要在為俗民百姓做道場時於開壇之前和收壇之後演奏,帶有很強的娛樂性質。
[[Category:道教音樂]][[Category:道教音樂分類]]
Admin
行政員
、
介面管理員
、
管理員
9,329
次編輯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繁體
简体
繁體
視圖
閱讀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說明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