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嶽廟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北京東嶽廟
|
北京東嶽廟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神路街,是元代延祐六年(1319年)張留孫募資興建,主奉東嶽大帝。近代以來,東嶽廟活動逐漸停頓荒廢。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被改為北京民俗博物館。2008年,在北京道教協會主持下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
歷史
建築
東嶽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從前方起依次有琉璃牌坊、山門(已拆除)、櫺星門、瞻岱門、岱嶽殿、育德殿、後罩樓等,形成了六進院落。
- 牌坊:為三間四柱七樓黃綠彩琉璃牌樓,歇山頂,正脊兩端施吻螭吻,正中飾火焰寶珠。正間南北兩面各有一石匾,寬2.8米,高0.9米,北面書「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意為皇圖永固,國運綿延。牌坊現與廟門被朝陽門外大街分隔。
- 山門(原「櫺星門」):原來的山門於1988年因為拓寬朝陽門外大街而被拆除,此後原來的櫺星門成為了正門,懸掛在原來山門的康熙帝御書「東嶽廟」橫匾也移到了這裡。
- 瞻岱門:供奉哼哈二將、十太保。
- 岱嶽殿:供奉東嶽大帝。
- 三茅君殿:岱嶽殿的東配殿,供奉三茅真君。
- 炳靈公殿:岱岳的之西配殿,供奉東嶽大帝三太子炳靈公。
- 阜財殿:位於岱嶽殿院落東側,供奉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位神仙。
- 廣嗣殿:位於岱嶽殿院落西側,供奉「九天監生明素真君」和「九天衛房聖母元君」。
- 七十六司:位於岱嶽殿院落迴廊,供奉東嶽大帝轄下的地府七十六司。
- 育德殿:是東嶽大帝與淑明坤德帝后的寢宮,通過一條幽靜的穿堂與前面的岱嶽殿相連。這種前為朝堂,後為寢宮,將「內寢」與外部隔開的建築格局,是典型的「前朝後寢」的宮室規制。現供奉三官大帝。
- 後罩樓
圖輯
參考資料
北京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