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灵威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3月23日 (一) 14:14的版本 (新页面: 江蘇如皋靈威觀相傳始建於唐代以前,初名祖師殿,為武當山玉公信公靜公三位道長來此創立。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江苏如皋灵威观相传始建于唐代以前,初名祖师殿,为武当山玉公信公静公三位道长来此创立。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更名为仁威观。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传说当地人见有金蛇绕出殿间显圣,此事闻于朝廷,宋徽宗赐改今名。经唐宋元明清历代修葺,至1930年代,全观有殿堂14座,房舍200馀间。主要殿宇:中路有观门、元天门、仁威殿、雷祖殿、老君宫;东路有父母殿、方丈室、道士祠;西路有增福财神庙、乾元宫、知客厅、门坛、恒春轩、虚皇殿、痘神祠、华王庙、闲闲处、育德堂等。

该观原位于如皋县城新生路中段北侧,1996年因为旧城改造,东迁于东水关东侧,占地十亩。现已建成仁威观、灵官殿、恒春轩一院。尚有藏经楼、斗姥殿、虚皇殿、财神殿、火星殿、山门、牌楼等主体建筑,正等待资金修建。

灵威观主祀神灵为北极真武大帝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道会司于灵威观。明清时期,该观为全真十方丛林,曾多次放戒,戒子遍及苏北各地。在历史上,该观以施医、施药、施粥、施棺、保产(出钱给贫穷困难的产妇接生)、义冢、义学等慈善事业,帮助广大难民、灾民、贫民度过难关。观内有育德堂专司其事。至今如皋地方还流传著“灵威观做好事 ── 不要钱”的歇后语。

灵威观历代高道辈出。汉代有乐子长,仙人韩衷授以巨胜灵飞散,年一百八十得道潜山,号潜山真君。宋代有名噪一时的徐神翁。元代有白衣二真人,制头风黑神方济世。明代有傅仲良,发明急风一字散济世。清代有吴兰坡,出任北京大光明殿法官,祈雨灵验,有《北京大光明殿法官吴兰坡祷雨灵应记事》手卷传世。今有住持沈高澄,以102岁高龄羽化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