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靈威觀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3月23日 (一) 14:14的版本 (新页面: 江蘇如皋靈威觀相傳始建於唐代以前,初名祖師殿,為武當山玉公信公靜公三位道長來此創立。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江蘇如皋靈威觀相傳始建於唐代以前,初名祖師殿,為武當山玉公信公靜公三位道長來此創立。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更名為仁威觀。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傳說當地人見有金蛇繞出殿間顯聖,此事聞於朝廷,宋徽宗賜改今名。經唐宋元明清歷代修葺,至1930年代,全觀有殿堂14座,房舍200餘間。主要殿宇:中路有觀門、元天門、仁威殿、雷祖殿、老君宮;東路有父母殿、方丈室、道士祠;西路有增福財神廟、乾元宮、知客廳、門壇、恆春軒、虛皇殿、痘神祠、華王廟、閒閒處、育德堂等。

該觀原位於如皋縣城新生路中段北側,1996年因為舊城改造,東遷於東水關東側,佔地十畝。現已建成仁威觀、靈官殿、恆春軒一院。尚有藏經樓、斗姥殿、虛皇殿、財神殿、火星殿、山門、牌樓等主體建築,正等待資金修建。

靈威觀主祀神靈為北極真武大帝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道會司於靈威觀。明清時期,該觀為全真十方叢林,曾多次放戒,戒子遍及蘇北各地。在歷史上,該觀以施醫、施藥、施粥、施棺、保產(出錢給貧窮困難的產婦接生)、義塚、義學等慈善事業,幫助廣大難民、災民、貧民度過難關。觀內有育德堂專司其事。至今如皋地方還流傳著「靈威觀做好事 ── 不要錢」的歇後語。

靈威觀歷代高道輩出。漢代有樂子長,仙人韓衷授以巨勝靈飛散,年一百八十得道潛山,號潛山真君。宋代有名噪一時的徐神翁。元代有白衣二真人,制頭風黑神方濟世。明代有傅仲良,發明急風一字散濟世。清代有吳蘭坡,出任北京大光明殿法官,祈雨靈驗,有《北京大光明殿法官吳蘭坡禱雨靈應記事》手卷傳世。今有住持沈高澄,以102歲高齡羽化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