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子三始論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於 2013年8月24日 (六) 10:46 由 Admin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乾元子三始論 |編著= |卷數=二篇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方法類 |正統道藏字號=重 |涵芬樓本冊數=132 |新文豐本冊數=8 |...')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乾元子三始論
編  著:
卷  數:二篇同卷
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 重字號
涵芬樓本第132冊
新文豐本第8冊
三家本第4冊
道藏提要:編號267
中華道藏:道教論集道學論著‧全真文集
第26冊
 

乾元子三始論,撰人不詳。從內容看,乾元子似為唐代道士。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本篇襲取《周易乾鑿度》之說,論述天地萬物生成之序,認為天地起於無形無象之「太易」,太易一變而為太初,再變而為太始,三變而為太素。太初為氣之始,太始為形之始,太素為質之始,三者合稱為三始。「萬物莫不由此三始而煦育焉」。天地之陰陽變化,終而複始,故曰自強不息。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