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12年11月28日 (三) 00:07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本月新聞

元代道教龍山石窟保護方案即將出台

  • News 20121124.jpg
    2012年11月24日,據新華網報道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道教石窟的保護方案即將出臺。該石窟初建於唐代,主窟開鑿於蒙元時期,現存9窟共造像66尊,龕內供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諸神像,同時也雕刻著北七真站像,還有雲龍、雙鳳藻井,仙鶴、飛天等浮雕圖案。石雕風格樸實、凝練、莊重,衣飾簡潔肅靜、褶皺分明,有明顯的蒙元風格,與佛教石窟雕像風格迥異。1996年被評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也成立了龍山文物保管所,專門保護龍山地區以石窟為主的文物。惟石窟建於砂岩之上,極易受到雨水和強光的侵蝕,目前石窟外表的雕刻幾乎完全脫落,窟內的刻畫也在逐漸風化,部分頭像的表面輪廓已十分模糊。太原市龍山文物保管所所長表示,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與國外的交流,石窟的保護已經有了一定的辦法。他說:「初步設計了兩套保護方案,一套就是按照石窟外面的窟窿眼,把窟簷恢復起來進行保護,防止雨水侵蝕;還有一種就是離開石窟一定距離修建一個大棚,把它完全罩在裡面,可以通風,讓陽光不會直接照在石窟上面。」然而,與這些外在的保護措施相比,最大的難度是刻像本體的保護。李繼東介紹,正在與相關的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石窟刻畫本體的保護方法正在進行科研論證。據介紹,目前龍山道教石窟的整體保護方案將于明年上半年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後即可動工。新華網

中國道教學院留學生道教科儀初級班結業

  • 2012年11月7日,中國道教學院留學生道教科儀初級班結業。這個班有來自法國、比利時、瑞士、葡萄牙、義大利、墨西哥、委內瑞拉等7個國家的19位學員,是中國道教學院建院以來招收的第一個留學生班。中國道教協會


 

新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