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2月13日 (五) 11:22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正统道藏是明代编纂的道藏。

简介

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年),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永乐八年(1410年),张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于正统十年(1445年)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于各名山道观。到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道藏》,仍以《千字文》为函次,自“杜”字号至“缨”字号,凡三十二函,一百八十卷,名《万历续道藏》。与《正统道藏》合计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一十二函,即现存明版《正统道藏》,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古代官修《道藏》。

现状

1923至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借用北京白云观所藏明刊《正统道藏》,以涵芬楼名义影印,缩改为六开小本,凡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一千一百二十册。现时有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道藏》影印本,另有台湾艺文印书馆、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等通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