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思齊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於 2012年9月2日 (日) 16:13 由 Admin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創建新頁面為 ''''雷思齊'''(1231—1303年),字齊賢。宋末元初臨川(今屬江西)人。幼習儒業,及長出家為道士,居烏石觀。宋亡後,隱居空山,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雷思齊(1231—1303年),字齊賢。宋末元初臨川(今屬江西)人。幼習儒業,及長出家為道士,居烏石觀。宋亡後,隱居空山,時人稱為「空山先生」。元世祖平定江南,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掌江南諸路道教。禮請思齊為玄學講師,名噪一時。晚年講道學於廣信山。臨終,復歸鳥石觀。弟子有付性真周惟和吳全節等。其於儒、道書籍無所不讀.尤精《易》學。有文才,以詩文著稱,並與當時名士曾子良吳澄袁桷友善,著作有《老子本義》、《莊子旨義》、《易圖通變》五卷、《易筮通變》三卷、《和陶詩》三卷。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