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庖丁解牛

於 2008年11月11日 (二) 21:11 由 Admin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页面: 「庖丁解牛」,道教掌故之一。典出《莊子.養生主》相傳戰國文惠君時代有庖丁善於解牛。庖丁訓練有素,技巧十分嫻熟,刀法神奇,手...)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庖丁解牛」,道教掌故之一。典出《莊子.養生主》相傳戰國文惠君時代有庖丁善於解牛。庖丁訓練有素,技巧十分嫻熟,刀法神奇,手所觸及的,肩所倚靠的,腳所踩到的,劃然合於音律,進刀割解發出譁啦響聲,沒有不合乎節奏的,甚至與「桑林」舞步樂章可以相配。文惠君對庖丁的技藝贊嘆有加,說:「好極了,技術怎麼能夠達到這樣的地步?」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說:我所愛好的是道,這已經超過了技術的追求了。我開始宰牛的時候,所看到的只是一隻整牛;三年之後,就不再看見渾淪的整隻牛了。到了現在,我只用心神來領會,而用不著眼睛觀看了。這時,器官的作用停止,只是心神在應用。順著牛體結構紋理來用刀,就沒有甚麼妨礙。因此,我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所解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口依然還是那樣的鋒利。

庖丁解牛故事比喻修道應該效法自然,進入無形的狀態,這樣才能演奏出合於「天籟」的解牛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