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论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7月4日 (六) 10:32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坐忘论》,唐代司马承祯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全书分“敬信一”、“断缘二”、“收心三”、“简事四”、“真观五”、“泰定六”、“得道七”七部分,也就是修道的七个步骤和层次,集中讲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问题。认为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不著一物,入于虚无,心于是合道。因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其主静说对后来宋代理学家影响极大。“坐忘”说初见于《庄子.大宗师》,后经魏晋玄学与道教加以发挥,如道经《洞玄灵宝定观经》即讲定心,“灭动心不灭照心”,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谓司马承祯《坐忘论》即取此。在唐代修炼外丹的风气中,司马承祯结合老庄思想,吸取佛教止观禅定方法,力倡“坐忘”,在道教由外丹转向内丹的进程中起了重要理论作用,对后世道教内丹学也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1.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1101页。
  2.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62至263页。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二卷,第227至237页。
  4.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41至143页。
  5. 牟钟鉴等:《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中编,第488至489页。
  6.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9页。
  7. 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6至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