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5月7日 (四) 13:40的版本 (新页面: ==名之釋義== 按梵文譯音「阿縛盧積多伊濕成羅」,意譯為自在,又名觀世音。對譯名的差異,原由於佛典中的具體解釋也不盡相同。從在中...)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名之釋義

按梵文譯音「阿縛盧積多伊濕成羅」,意譯為自在,又名觀世音。對譯名的差異,原由於佛典中的具體解釋也不盡相同。從在中國民間的實際影響看,《法華經》中的說法,較易被人接受。那經中說:「佛告無盡意菩薩: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麼說來,所謂觀世音,是尋聲救苦的意思,就是說他能觀其聲音,救度大眾。但音只能「聽」,何以能「觀」?原來菩薩有六根互用的神通,既可以耳見,也可以眼聽,算不得稀奇。觀音所修持的法門,稱大悲行解脫法門,據《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參訪觀音時,請問應學何菩薩行,觀音對他說:菩薩應學的法門無量無邊。但在這無量無邊的法門中,我是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所以觀音被稱為大悲觀世音,與他有關的咒語、拜懺,也簡稱為大悲咒、大悲懺。

據佛經《妙法蓮花經普門品》載,一次佛法會上,無盡意菩薩問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何以名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乃代解答︰「我(觀世音菩薩)在無限億劫年中,即已成佛,名定光佛,因憫世人於此現世界中,受諸般苦,特轉生為觀世音菩薩,凡世間眾生,遭受苦難時,若呼叫菩薩名號,菩薩即行知覺,立刻為眾生解脫痛苦 ── 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因此名為觀世音菩薩。」

來歷

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將觀世音菩薩之世字免去,改稱觀音菩薩,今多仍之。元代以前,由印度等地傳入的觀世音菩薩像皆為男性,至元代畫家趙孟頫夫人管道昇始以水墨寫觀音像為女性,以其慈悲若女子,並撰《觀音成道記》,內稱觀音為天竺國妙莊王的第三女,名叫妙善(兩姊長曰妙音,次曰妙緣),生而素食,長而事佛,矢志不嫁,父王乃以十件難做的事情,迫妙善去做,不能完成便要嫁人,例如用竹籮挑水滿一水池,一晚要織成一百疋布等,妙善誠心向天禱告,天上諸神齊下凡間,幫助妙善去完成任務,結果十件難事都依限完成,妙莊王不能再難她了。後來妙善為太白星君度之成道,成道後妙善又度父母姊一家人皆得成正果,道教稱觀世音菩薩為洞天帝主圓通自在天尊。《宋史.徽宗紀》載︰「宣和元年,詔改佛祖諱為大覺金仙,羅漢稱尊者,觀世音稱為觀音大士併入道教。」

形象

觀音的形象在中國有很大變化。中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嚮往重塑了觀音的形象。在印度的傳說中,觀音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三者合稱為西方三聖。觀音原是男身大丈夫相,居於補怛洛迦山。不過到了中國,他卻漸漸以女相行世,人稱「觀音娘娘」。

元代管道升(趙孟頫的夫人)撰觀世音菩薩傳略,說觀音是妙莊嚴國王第三女,名妙善。大約刊於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也記載說,她是北闕國妙莊嚴王的三公主,叫做妙善,修成正果,玉帝封她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無靈感觀世音菩薩。顯然,這是中國人依據自己的理解和以往的一些傳說,改造過的觀音形象。即如玉帝賜封,便全是中國人的特有思想方法的體現。在印度佛教的傳說中,天帝是佛的侍衛,而在中國,教權、神權無論在現實中還是在觀念上,都不可能高於政權尤其是皇帝的權力,許多神仙和高僧大德的封號例由皇帝御賜。

觀音的形象在中國曾得到改造,由此可見一斑。在中國漢地寺廟中看到的觀音,至少是元代以後塑的,幾乎全是女相。佛教徒對人們解釋說,菩薩本沒有男女之分,他們是超出於性別的,只是隨人之需,現其容相。所以現男相方便就現男相,現女相方便就現女相。由於崇拜之盛,民眾又以自己的理解和心態去想象觀音的形像,所以在民間形成的觀音造型十分豐富,有海島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等。

度盡眾生

佛經中說觀音神通廣大,能夠尋聲救苦,化解人的災難,正是民間對觀音崇拜特別虔誠,特別普遍的基礎。因為中國人的信佛,願意走涅槃得道的路的是少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然為念佛者所嚮往,但更主要的卻是祈求現實的利益。尋求解決當下直接現實的苦難而不耐煩等到死後解脫,是中國人信仰習俗的一個重要特點,觀世音的形象,正好符合這種心態。所以從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1]到東海之中的普陀山,乃至千家萬戶,都有其足跡。

觀世音菩薩曾立誓度盡天下眾生,眾生得度,然後自己最後一個得道,所以數千百年以來,仍稱觀世音菩薩而不稱佛,呂洞賓祖師亦曾作誓言︰「度盡世人得道,自己始行豋仙」。二聖皆具最大熱心,犧牲自我,其人格之偉大,無盡,無私。大眾信徒皆當以二聖行為作典範。

觀音與三教合一

道觀中供觀音,主要是為了滿足信眾的需要,也與長期來的三教合一思想有關。中國民眾的宗教信仰帶有很濃厚的功利色彩,所以對於膜拜的神仙、佛、菩薩本來歸屬於哪一派,並不怎麼認真計較。所以進甚麼廟燒香,見哪一位神道磕頭,都沒有絕對的規定,不像西方國家的宗教徒,一旦皈依了某種宗教,就不可再去崇拜其它的神。當然在佛寺道觀中原有自己對本身神靈菩薩的一些設定,但在長期的演變中,互相借鑒互相滲透的情形都是常有的。某些鄉間民眾自己立的廟,其中神仙、菩薩與人鬼同供一堂,就更普遍了。觀音菩薩是佛菩薩中在中國民間被供奉最多的一位。據清代的趙翼說,觀音、關帝和神仙中的呂洞賓,是接受香火最多的。

呂原屬道教,關帝於宋代就是道教的重要神將,明代應道士之請,被尊為帝,以後在神聖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關帝廟當然也都歸入道教系統。而原來是佛教菩薩的觀音,也由於民眾的信仰需求所致,走進了道觀。舊時上海有個紅廟,正名叫保安司徒廟,係道士從佛教徒那兒買下房產,所以其中原供的觀音便保留下來。一次廟火災,為重建之需便另雕一座觀音。不想後來清理火場,原來的觀音像居然安然無恙,於是兩尊觀音同供於廟中。從這一例子中可以看到,道觀供觀音主要的是出於滿足民眾信仰的需要並加上寺廟宮觀本身的沿革中的某些因素所造成的。

道教吸收觀音之後,一般稱為慈航大士。

當然,從道觀本身來說,能夠接納觀音,也是由於長期來的三教合一思潮,為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還是很早的時候,比如說南朝陶宏景時,便表現出某種吸收佛教部分內容,也與儒學友好共處的情形。佛道兩教長期互相吸引,從南北朝歷隋唐,直至宋元明清,一直沒有斷過。人們比較了解道教對佛教某些內容的吸引,不大了解佛教對道教的吸收。其實這種吸收完全是相互的。順便舉個例了,道教的北斗星君便於唐代進入佛教密宗,唐玄宗朝的高僧一行,便編有「北斗護摩法」,即對北斗的火祭法。這且不論,單說觀音入道觀一類吸取佛教成份的情況。宋金元時期,三教合一思潮進一步發展,而且成為社會上大多數人能接受至少是能容忍的普遍思想。宋徽宗時尚與佛教鬧過一些別扭,後來隨著北宋走到盡頭,也便不了了之。金代形成於華北地區的全真道,當創教時便以三教合一為號召。王重陽所創的組織,多有以「三教」命名的,如三教金蓮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等。這種三教合一、三教平等的思想是接納佛菩薩入道觀的重要基礎。一般來說,全真派對於觀音的態度比較地更加親近一些。

總而言之,觀音信仰原起佛教,經過民間的改造,道教也加以吸取。從總的方面看,觀音崇拜具有民俗信仰的色彩。

註釋

  1. 布達拉宮名因觀音而起。「布達拉」與「普陀」都是觀音住處「補怛洛迦」的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