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杂志)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9年2月6日 (三) 21:22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弘道》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主办的文化刊物,宗旨在于深层次地探讨、多角度地介绍、广范围地弘扬道教文化,内容既强调学术性,亦注重知识性。

栏目

该刊设立的栏目,有道教论坛、道教哲学、道教伦理、道教戒律、道教法术、道教神仙、道教人物、道教经典、道教宗派、道教养生文化、道教基础知识、道教与科学、道教与教育、道教与民俗、道教与生态环保、道教与文学艺术、道教与音乐美学、道教与其他宗教、道教与现代社会、海外道教、朝山访道、图书评介、会议综述等。

各期目录

第四十二期

特稿

  • 卿希泰:在庆祝青松观创建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对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的两点希望

道教论坛

  • 胡孚琛:为学与为道
  • 戈国龙:内在的田野,心性的考古!宗教学研究的另类思路
  • 陈霞:道教善书对生态伦理的启发

道教经典

  • 徐山:《老子》“白--黑”颜色词的价值取向
  • 刘泳斯:《李筌阴符经疏》成书年代考

道教人物

  • 尹志华:清末北京白云观方丈高仁峒行实
  • 张应超:道教文化向世界的可喜探索--黄世真道长弘道事迹简记

修炼养生

  • 熊春锦:汉代以前黄老学说中的“守一法”
  • 罗明月:道教饮食中的养生义理

道法科仪

  • 张振国:禳灾远害驱邪的传统符咒
  • 胡小柳:有关《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的访谈

文学艺术

  • 黄景春:谈谈《红楼梦》中的神仙
  • 陈耀庭:胸中有道,处处有美--读唐诚青道长《诚青道人书画集》

当代道教

  • 郭树森、欧阳镇:论当代道教的振兴之路
  • 丁常云:试论道教筥观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

学术动态

  • 午火:“探古鉴今--全真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赖全:《汉唐道教论集》观点述评


第四十三期

特稿

  • 陈耀庭:全真道诗欣赏又三题 / 陈耀庭

道教论坛

  • 葛荣晋:糊涂哲学与智慧人生--“大智若愚”的现代诠译
  • 马洁身、赵曦:道家道教学说的人文精神
  • 潘存娟:《道德经》的心理平衡论

道教思想

道教经典

道教宗派

  • 传凤英:全真道衍派--北京桃源观千峰派简介
  • 萧霁虹:长春派遗脉在昆明的传承

道法科仪

  • 陈敬阳:回顾1986年香港蓬瀛仙馆与青松观启建的全真法会

道教与民俗

  • 陈金凤:道教桃文化摭说
  • 王育婧:上海竹枝词中的城隍信仰

道教与武术

  • 杨子路:医道与武道--以道医与内家拳为例的辩析
  • 郭晓峰:试论《道德经》对中国剑术修炼的影响

朝山访道

  • 黄景春:天池的王母宫和福寿观

图书评介

  • 萧海燕:《道教老学史》评介
  • 张宏敏:《王阳明与道家道教》简评


第四十四期

特稿

  • 张振国:闵智亭道教思想窥见

道教论坛

  • 王卡:如何认识看待道教的方术
  • 刘仲宇:关注道教养生学的当代生存环境
  • 若水山人:小议道教的贡献与弊端

道教经典

  • 高原乐:敦煌本《化胡歌》八首校注

道教神仙

  • 朱越利:宋元士人、士大夫与吕洞宾形象(上)

丹道养生

  • 段新龙:略述黄元吉的内丹心性之学
  • 李玉用:论道教文化与温泉养生

道教法术

  • 魏小巍:法术与道教的宗教经验

道教文学

  • 谭敏:《道教灵验记》中的法器灵验故事
  • 刘永霞:九华仙子到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游九言之《华阳洞词》赏析

道教音乐

  • 吕畅:论道教音乐的双重属性

区域道教

  • 丁常春、吴振亚:四川全真道历史和现状概述
  • 张华、郑勇华:圣旨解秘:明代武当山辉煌发展成因

碑刻史料

  • 徐雪凡:从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发展史(上)
  • 赵卫东:山东道教碑刻辑录(三)

朝山访道

  • 赵玉春:平吧蒙山白云岩清虚观

图书评介


外部链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