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门解注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7年6月4日 (日) 14:0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墓門解注'''本為巫師解除亡人之過失、祛逐鬼氣之禍患的一種巫術,早期道教將其吸收成為自己的一種法術,又稱「解注」...”)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墓门解注本为巫师解除亡人之过失、祛逐鬼气之祸患的一种巫术,早期道教将其吸收成为自己的一种法术,又称“解注”。解注意为解除、解逐,因这种法术多由巫师或法师在亡人墓门之前主持进行,故称“墓门解注”。在目前考古出土的一些解注瓶上,发现有符文和咒语,而墓中也多有据说可以收鬼、缚鬼之物。其中的符文,主要由汉字拼合而成,并嵌以星图。东汉前期的王充(27―约97年)在《论衡》中曾经提到并且抨击解除活动,由此推测,墓门解注的活动很可能起源于东汉之前,而解注活动中所用巫符的产生也应更早。南朝僧人释道安撰《二教论》,曾言“三张之鬼法”中有“左道馀气,墓门解除”一项。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刘仲宇:〈道符溯源〉,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