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玉磬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5年10月29日 (四) 16:5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金鐘玉磬''',鐘和磬最早作為帝王禮儀的樂器出現,後來道教則將它們作為宗教法器。《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
金钟玉磬,钟和磬最早作为帝王礼仪的乐器出现,后来道教则将它们作为宗教法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载:钟有金钟、银钟、五金合铸成钟、铜钟、铁钟之分,磬则有金、银、铜、铁、石之别。在道教的很多活动中,钟和磬常常合用,并得美名曰“金钟玉磬”。其中金钟代表阳,玉磬代表阴,鸣钟击磬则意味著调合阴阳之炁。鸣钟击磬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在科仪和讲经等活动中使用。在举行科仪时鸣钟击磬可以渲染坛场的气氛,当钟磬之声响起,能令人仿佛进入仙境。在讲经时鸣钟叩磬,不但可以警戒听众,还可以感动神灵。道教还有“金钟玉磬之法”,乃法师在开坛之时所行之法,目的是为了召集高功身体中的阴阳二神。法师分别以叩左齿和右齿代表发金钟和发玉磬,《灵宝玉鉴》称此法可以和天地、驱厌秽、招集真灵、启格十方、通幽达明、追摄魂魄、调集息度。
参考文献
-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 《灵宝玉鉴》,见《道藏》,第1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