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4年11月12日 (三) 13:30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
Qiu Chuji.jpg
岳降: 皇统八年正月十九日
飞升: 蒙古太祖廿二年七月九日
宝诰: 隐显莫测 抱道无穷 腹养黄芽 顶飞白雪 体静潜而藏天地 心寂默而转乾坤 妙夺阴阳 玄超无极 授金丹之至诀 普度后人 演嗣系之传衍 玄裔万世 全真教祖 浩德恩师 大悲大愿 大惠大仁 祖师长春 妙道开玄 宏道真人 广援普度天尊

生平

丘处机(1148-1227年)或作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世为显族,敏而强记,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十九岁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面),次年拜王重阳为师。曾先后在陕西磻西和龙门苦修达十三年。穴居、乞食、日携一蓑,人称“蓑衣先生”。大定廿八年(1188年)受金世宗召见,名声大振;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遣使臣刘仲录召之,翌年与十八名弟子同往西域,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赐爵“宗师”,掌管天下宗教。升霞后元世祖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

倡大全真教

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金世宗召至燕京(今北京),问以至道,并主持万春节醮事,明昌元年(1190年)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由,下诏禁罢全真等教,丘祖即归山东栖霞。泰和七年(1207年),章宗元妃赠给《大金玄都宝藏》一部。八年(1208年)章宗赐所居观额曰“太虚”、“泰和”。贞佑二年(1214年)请命招安山东义军杨安儿,深受朝廷器重。兴定三年(1219年)居莱州(今山东掖县)昊天观南宋及金朝先后遣使刘仲录往迎。

见元太祖

兴定四年(1220年)偕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行程万里,历时二年,到达西域大雪山见成吉思汗劝以戒杀。太祖赐号“神仙”、“太宗师”,弟子李志常作《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经历颇长。

掌管全国道教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返归燕京,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及道众一切赋税差役,于是道侣云集。玄教日兴,遂在南京设立八教会并宫观设坛作醮,从而大昌全真教。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赐丘祖金虎牌主领道教,七月飞升于白云观。

至元六年(1269年)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

年表

公历
岁次
纪年
年岁
事件
1148
戊辰
金皇统八年
南宋绍兴十八年
1
一月初九生于山东登州栖霞滨都里。
1166
丙戌
金大定六年
南宋干度二年
19
弃俗入道,遁迹宁海州崑崳山。
1167
丁亥
金大定七年
南宋干度三年
20
全真道祖师王重阳自终南到达宁海州,寓居马钰私宅内全真庵,丘处机闻讯自崑崳山前来拜师。王重阳赠之以诗,训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
1168
戊子
金大定八年
南宋乾道四年
21
春,王重阳领、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和丘处机在昆仑山烟霞洞潜修。秋,迁至文登姜实庵。
1169
己丑
金大定九年
南宋乾道五年
22
王重阳领弟子在宁海州、福山、蓬莱和掖县传教。冬,携同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西行至开封。
1170
庚寅
金大定十年
南宋乾道六年
23
在开封羽化,遗命“处机所学一听丹阳,处玄、长真管领之”。马钰率众暂葬亡师于孟宗献花圃,随即西行拜会师叔和德谨、李灵阳,以及同门史处厚、严处常和刘通微。
1171
辛卯
金大定十一年
南宋乾道七年
24
马钰率众在终南刘蒋村为亡师修治坟墓。
1172
壬辰
金大定十二年
南宋乾道八年
25
马钰率众自开封迁葬亡师遗蜕于终南刘蒋村仙茔,继而庐墓守坟。
1174
甲午
金大定十四年
南宋淳熙元年
27
众弟子守丧期满。中秋夜,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在鄠县秦渡镇真武庙各言其志,丘处机说要“斗闲”,随后选择在宝鸡磻溪潜修。
1180
庚子
金大定二十年
南宋淳熙七年
33
秋,往陇州与相会,随后入龙门山潜修。在龙门期间,收下赵道坚、毕知常、于善庆等几名弟子。
1186
丙午
金大定二十六年
南宋淳熙十三年
39
冬,应夹谷清臣的邀请返回终南刘蒋村主持祖庭。《磻溪集》初次刊行。
1188
戊申
金大定二十八年
南宋淳熙十五年
41
春,奉金世宗诏至燕京,受命主持万春节醮事,留居官庵。期间凡获世宗三次召见。秋,得旨还山。次年春,返抵终南祖庭。
1191
辛亥
金明昌二年
南宋绍熙二年
44
冬,留吕道安和毕知常主持祖庭,东归栖霞太虚观。在栖霞期间,往来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设醮和传戒。
1197
丁已
金承安二年
南宋庆元三年
50
将积储尽交弟子吕道安、毕知常用以重振祖庭。
1205
乙丑
金泰和五年
南宋开禧元年
58
初游牢山。
1207
丁卯
金泰和七年
南宋开禧三年
蒙古太祖二年
60
金章宗和李元妃先后赐额与《玄都宝藏》予栖霞太虚观。
1209
己已
金大安元年
南宋嘉定二年
蒙古太祖四年
62
再游牢山。
1211
辛未
金大安三年
南宋嘉定四年
蒙古太祖六年
64
奉金卫绍王召至燕京。游德兴琅山。
1214
甲戌
金贞祐二年
南宋嘉定七年
蒙古太祖九年
67
春,重游崑崳山烟霞洞。冬,协助仆散安贞招谕登州、宁海州乱民,金朝赐赠“自然应化弘教大师”。
1216
丙子
金贞祐四年
南宋嘉定九年
蒙古太祖十一年
69
金宣宗召至开封,不从。
1219
己卯
金兴定三年
南宋嘉定十二年
蒙古太祖十四年
72
居于掖县昊天观。夏,南宋将领李全、袁义斌攻占山东,邀师襄助,不从。冬,刘仲禄奉成吉思汗命到莱州邀师相会。
1200
庚辰
金兴定四年
南宋嘉定十三年
蒙古太祖十五年
73
春,领十八名弟子应召离开山东北行,在燕京稍息后西出居庸关,留居在德兴和宣德州约半年。
1201
辛已
金兴定五年
南宋嘉定十四年
蒙古太祖十六年
74
春,启程离开中原。在漠北拜会斡辰大王后一路西行,途经镇海城时接纳田镇海的建议留下宋道安、李志常等九名弟子修建栖霞观,然后再经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于年底到达邪米思汗。
1202
壬午
金元光元年
南宋嘉定十五年
蒙古太祖十七年
75
春,途经铁门关抵达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在秋冬三次召对问道,其后成吉思汗命耶律楚材将对话内容编集成《玄风庆会录》。
1203
癸未
金元光二年
南宋嘉定十六年
蒙古太祖十八年
76
春,成吉思汗豁免全真道赋役,派阿里鲜等人护送东归。秋,返抵宣德州。
1204
甲申
金正大元年
南宋嘉定十七年
蒙古太祖十九年
77
春,应燕京行省尚书石抹咸得卜的邀请,前往燕京主持天长观。是时教门大兴,当地的道众组织了“燕京八会”。
1205
乙酉
金正大二年
南宋宝庆元年
蒙古太祖廿年
78
秋,宣抚王楫以“荧惑犯尾”请师作醮祈禳。
1206
丙戌
金正大三年
南宋宝庆二年
蒙古太祖廿一年
79
春,应邀到蓟县盘山启建黄箓。夏,燕京大旱,为百姓设醮祈雨立应。
1207
丁亥
金正大四年
南宋宝庆三年
蒙古太祖廿二年
80
夏五月,燕京大旱,为百姓设醮祈雨立应,被誉作“神仙雨”。同月,王志明自秦州前来传成吉思汗旨,改天长观为长春宫、北宫仙岛为万安宫,并赐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秋,七月九日于长春观葆光堂羽化。
1208
戊子
金正大五年
南宋绍定元年
蒙古拖雷一年
-
尹志平与道众建议为师构堂,由鞠志圆监修,落成后题名处顺堂,于羽化周年举行醮事,安奉遗脱。
1269
己已
南宋咸淳五年
元至元六年
-
元世宗下诏赠封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1310
庚戌
元至大三年
-
元武宗下诏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

著书订龙门派教旨

丘祖秉承全真遗教,主张三教平等相通互融,主张修道教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主张清心寡欲即为成仙之本根。著述有《大丹直指》书中述九种炼丹方法,主张人体中先后天气可以相交作用结成大丹的原理,著有《鸣道集》、《摄生消息论》、《磻溪集》等书。

思想

继承王重阳的思想框架又有独树一帜的阐述,盛倡苦己利他,积德修善,希图通过外在的事功带动内在的修功,最终成就金丹仙道。后经弟子阐释,形成了以道、天道、天为核心,以常心、常性为归依的心性论体系。并以“道”为重心,开启了内修心性,外修功行两条既独立,又关联的证道之路。

传承

丘处机开创龙门派。其座下十八弟子为: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孙志坚夏志诚宋德芳王志坦于志可张志素鞠志国李志常郑志修綦志远孟志温慕志清何志坚杨志清潘德冲。其中,尹志平继承丘处机为全真道掌门,并发展了他的思想与事业。

参考资料

  1. 《金莲正宗记》
  2. 《甘水仙源录》
  3. 《宗教词典》
  4. 《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
  5. 《中国道教史》
全真道
祖师 北五祖 东华帝君王玄甫 | 正阳帝君锺离权 | 纯阳帝君吕喦 | 海蟾帝君刘操 | 重阳帝君王嚞
北七真 遇仙派 丹阳真君马钰 | 南无派 长真真君谭处端 | 随山派 长生真君刘处玄 | 龙门派 长春真君丘处机

崳山派 玉阳真君王处一 | 华山派 太古真君郝大通 | 清净派 清静真君孙不二

南五祖 紫阳真人张伯端 | 翠玄真人石泰 | 紫贤真人薜式 | 翠虚真人陈楠 | 紫清真人白玉蟾
经典 重阳立教十五论
三大祖庭 山西芮城永乐宫 | 陕西户县重阳万寿宫 | 北京白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