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彭椿仙(1883年-1942年),贵州毕节县人。原名至国。青年时就学于云南讲武堂。深痛清政府的腐败,遂来青城山,师事常道观程明星为师,出家学道。勤学精励,道众推为住持。清末,积极学习种桑养蚕术,在青城山周围乡区推广,授惠于民众。后庙产被军阀侵吞,其赴成都告状,触怒军界要人,被捕拘禁。自后避地外乡,游历了五岳,后居武当山。民国八年(1919年)回青城山,从事斋堂建设,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成常道观全部殿堂。沿山路修建茅亭,供上山人休息。创办高级小学,放款救济贫苦民众,并当选为灌县道教会会长。1942年3月病逝,享年六十。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