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唐书》,是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署“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的纂修前后历时十七年,前十年宋祁主持编修,后七年欧、宋共同刊修,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完成全书,由曾公亮进呈皇帝。因北宋时期比较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征集整理。因宋代大体上继承唐代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首创,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新唐书》恢复了《史记》、《汉书》设“表”的传统,立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四表。由于《新唐书》在宋元明清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般人唯读《新唐书》,因此《新唐书》的版本远多于《旧唐书》。《新唐书》最早刻于北宋仁宗时,后来诸版本中以涵芬楼百衲本,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较为流行。一九七五年中华书局校点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参考文献

  1.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