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体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体,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重要范畴。“道”这一范畴得到深刻的阐释,是从老子开始的。老子将道做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他所创立的学派因此称做“道家”。道家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因而成为最高最终极的范畴。老子认为道是混然未分化的整体,先于天地而存在,是天地一切的派生者。道是永恒存在的世界本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道体是无,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道体虚无,是整个世界的本原,是宇宙演化的推动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处于不断的回圈运行之中,道运动的规律是不断走向自己的反面。东汉时期将老子视为“道体”,是为了强调其无始无终,与天地同存。唐代道教经籍《道体论》,认为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唐人王玄览玄珠录》论说“常道”与“可道”的道体论,就是以《道德经》的思想来建立其道教理论体系。道教以老子之“道”为核心教义,从老子的哲学观及宇宙观出发,认为“道”乃宇宙的本体,人和万物的变化即是“道”的变化,万物的生灭即是“道体”的隐显,“道体”有周行而不殆,万物有生灭而无穷,道为万物之宗。

参考文献

  1.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