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寿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福禄寿,道教神灵,也为中国民间普遍崇拜,指司掌福、禄、寿的三神,又称“福禄寿三星”。民间传说福神原为岁星,亦即木星,后来逐渐人格化。一说福神源于五斗米道所祀“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因为道教有“天官赐福”之说。又说福神为唐代道州刺史阳城,因其有抵制进贡侏儒的善政,遂被尊为福神。禄神原为文昌垣的第六星,后被赋予人格,并附会为四川梓潼神张亚子。另说张亚子为五代时在青城山得道的张远霄,一说为后蜀皇帝孟昶,亦即“送子张仙”。寿神亦始于星宿崇拜,即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中的头二宿,为列宿之长,故曰寿。另一说寿神为南极星,故寿星亦名“南极仙翁”。明清以后,民间常将福禄寿三星一并奉祀,三星典型的形象为:福星执如意居中,右为禄星,作员外打扮,怀抱婴孩,左为寿星,广额白须,捧桃执杖。福禄寿三星也是许多民间绘画的题材,常见福星手拿一个“福”字,禄星捧著金元宝,寿星托著寿桃、拄著拐杖。另外还有一种象征性的画法,画上有蝙蝠、梅花鹿、寿桃,用它们的谐音来表达福、禄、寿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