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13年8月23日 (五) 14:28的版本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 |編著= |卷數=十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本文類 |正統道藏字號=月 |涵芬樓本冊數=20-22 |新文豐本冊...')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
编  著:
卷  数:十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月字号
涵芬楼本第20-22册
新文丰本第2册
三家本第1册
道藏提要:编号9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5册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简称《海空经》。又名《七宝庄严》。原不题撰人。据唐玄嶷《甄正论》云:“自唐以来,即有益州道士黎兴、澧州道士方长。共造《海空经》十卷”。故此经应作于唐初。今《正统道藏》本十卷,收入洞真部本文类。另有敦煌残抄本九件,详见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全书分为十品:序品、哀叹品、法相品、普说品、问病品、持戒品、平等品、供献品、舍受品、普记品。经文乃元始天尊与海空智藏真士等人问答,演说道法。大旨以道家虚静无为思想为本,融摄佛教大乘空宗理论,反复论述“海空智藏”之真义,并述受持经文之法及其功德。海空智藏者,乃身心空寂之义。经云:“三界皆空。,三世亦空;知三世空,我身亦空;知我身空,诸法亦空,以法空故,故名海空。”又云:“海空之相,唯空与空,乃能了空;了空之空,不空而空,不了而了。以是当知,名为海空,是为智藏。”故海空智藏是空相,是无分无别、无始无终、无因无果、无生无灭之境,亦即指道性。经文分修道果位为五等,其最上一乘是无为果。“无为果者,即是入寂,无上法门。所以尔者,寂境即是无为,无为即是寂境。何谓寂境?不生不死,故能长生;不毁不变,故能应变。”世人若能通道布施,断除烦恼,清静自在,达到无为空寂之境,即是一乘海空智藏。此经对隋唐道教重玄哲学影响甚大。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