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轨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12年8月5日 (日) 15:21的版本 (創建新頁面為 ''''王軌'''(580年—667年),字洪範,一字道模。隋唐時瑯琊(今山東臨沂)人。曾祖王筠,梁散騎常侍;祖鍤,簡文太子洗馬;父瑜,...')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王轨(580年—667年),字洪范,一字道模。隋唐时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曾祖王筠,梁散骑常侍;祖锸,简文太子洗马;父瑜,陈著作佐郎。王轨年二十,师事王法主为中瓶弟子十六年。大业十一年(615年),奉诏赴河南,博访异人。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奉敕改建华阳观。后开讲《道德经》、《西升经》、《灵宝经》、《南华真经》等。摹写上清经法、洞玄、洞神符图秘宝,封藏石室,以镇山岳。隐居山岩,饵术餐松。唐太宗常咨访道要。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卒。河南于敬之立《王先生碑》于华阳洞。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