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7月4日 (六) 09:59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为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史载汉代曾流传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东汉顺帝时宫崇献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张陵《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均已佚。《正统道藏》太平部所收《太平经》仅残存五十七卷,另收唐末道士闾丘方远《太平经钞》十卷及《太平经圣君秘旨》。《太平经》内容庞杂,非一人一时之作,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认为治国者有它,可以长生。书中虽多“巫觋杂语”,但也不乏反映贫苦民众疾苦与要求的思想,并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了评论。该书对于张角传播其太平道,组织黄巾起义起了理论指导作用,张陵创五斗米道也利用了它,其对后世道教及道教思想的发展亦有重大影响。今人王明有《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颇便学者。

参考资料

  1.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785页。
  2.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至25页。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卷,第二章第一节。
  4.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56至59页。
  5. 牟钟鉴等:《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中编,第340至344页、346至356页及365至367页。
  6.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7. 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37至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