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12年8月29日 (三) 11:31的版本 (創建新頁面為 ''''張伯端'''(987年—1082年)北宋時天台(今浙江臨海)人。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後改名用成。據《悟真直指詳說》、《金蓋...')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张伯端(987年—1082年)北宋时天台(今浙江临海)人。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据《悟真直指详说》、《金盖心灯》、《席上腐谈》载,自幼好学,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医卜爻卦,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靡不留心详究。中进士,后谪岭南兵籍。熙宁二年(1069年)自桂林返成都,传说遇刘海蟾真心,授以以金液还丹诀,潜心修炼,熙宁八年(1075年)著《悟真篇》,阐述内丹修烁方法和以通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一理”思想,援儒引佛,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他以人的身体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功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主张先修命,后修性。探究“本源真觉之性”,成为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另著有《金丹四百字》概括内丹法要,解释内丹术语。研究佛经禅话,撰《禅宗诗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邦叔辑录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定内炼丹诀》。南宋以后,被奉为南宗祖师。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116。